導語:計師從日本電通,東京大學和豐田合作Kibo-Robo項目,使小機器人能夠在自由環境中工作并使用面部和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夠從若田光一說話,提供要求的信息。
Kirobo,13”仿人機器人,進入國際空間站,伴隨“希望號”一起升入太空。

Mashup在日語發音里代表希望的意思,“希望號”和“機器人”,Kirobo被設計成一個同伴和溝通者伴隨日本宇航員KoichiWakata一起抵達國際空間站。
設計師從日本電通,東京大學和豐田合作Kibo-Robo項目,使小機器人能夠在自由環境中工作并使用面部和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夠從若田光一說話,提供要求的信息。
“我想要這個機器人功能作為中介的人與機器之間,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互聯網,有時甚至人與機器人之間都能夠溝通。”機器人設計師TomotakaTakahashi說。這樣的說法并不是日本動漫里的虛構,而是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積累而來,是真正將理想變成現實的東西。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納米壓印技術可提升LED發光效率20-30%
最近還出現了利用納米壓印技術進一步提高LED效率的可能性。古河機械金屬、金澤工業大學、東芝機械以及早稻田大學副教授水野潤的研究室利用納米壓印技術開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