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機械制造業為何世界領先?

時間:2014-04-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4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如火如荼舉辦,全世界對德國制造業為之膜拜,那是到底什么原因促使德國機械制造業遙遙領先于國際呢?

小編總結出德國機械制造業的優勢和成功因素

1.創新實力。創新實力無疑是德國機械制造業現在以及未來在國際競爭中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2005年,創新產品占該行業全部產值的13。2006年,創新領域的投入高達100億歐元,為歷史新高。其創新實力來源于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和研發投入。據統計,過去的20年里,每10年該領域工程師人數就增加1倍。在德國這樣的高工資國家,絕大部分的工業領域能夠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根本在于擁有眾多先進的專有技術,這是德國長期堅持參與研發領域國際競爭的結果。但是,2006年底至2007年初,德國工程師協會調查發現,全德工程師短缺數量達2.2萬名。2007年2月,聯邦勞工局的一份報告也指出,自1981年以來,德國首次出現機械和汽車制造業工程師空余崗位數多于求職者的現象。工程師的短缺不僅威脅著機械制造業,同時也是德國整個工業基礎的致命弱點,它向德國的政治家和商界敲響了警鐘。

2.產品種類齊全。德國機械制造業向全球市場提供的產品種類之多,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其中,在機械制造業的31個部門中,德國有17個占據全球領先地位,例如機械搬運、電力傳輸設備和印刷技術等;處于前3位的部門共有27個。這種產品的多樣性及現代化使得德國企業有能力避免許多本領域特有的風險。

3.重視特種用途機械的研發。1990年代初期產業衰退期間,德國相關企業被迫采取激烈的重組方式來應對困境,主要是大幅削減工作崗位。特別是標準化產品領域,價格因素的競爭異常激烈。此后,德國企業將產品定位于重點研發專有技術密集型的、昂貴的、一次性和小批量的產品。一般而言,特種用途機械的生產需要較大的工程投入,但利潤要比大批量產品高,所以在過去十幾年,德制造商總能通過提高其利潤來彌補周期性衰退的損失。根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商協會的調查結果,目前一半左右的德國機械制造企業在按照用戶的訂單生產小批量、特殊用途的產品,另外25%的企業則生產大批量和專用機械產品。目前,“德國制造”的競爭優勢在于非價格因素,包括質量、技術、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產品性能可靠性、供貨可靠性及售后服務等。

未來德國企業將繼續從此產品定位中受益。首先,在全球范圍內,生產特種用途機械漸成趨勢。這些機械產品要求大量的系統專有技術,這正是德國企業的優勢;其次,市場對產品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而德國機械制造業服務收入已占20%,且比例逐年上升;第三,單機重要性在下降,而服務密集型機械系統的需求在增加,比如靈活的生產基站等;第四,將標準機械產品與量身訂做的服務(預約管理程序)相結合來提供專業化的解決方案也是發展方向。總之,德國的機械制造業將不斷從其在全球特種機械、服務、系統解決方案中的技術領先地位獲益,并進一步促使企業利用其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