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廣州市工商局對LED球泡燈進行抽檢,50%的產品不合格,現部分企業已經著手對問題產品進行召回。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喊冤,認為工商部門只檢安全不檢性能,很難起到規范市場的作用。這背后,則凸顯了LED行業標準仍然缺失的尷尬現實。
目前上榜的部分廠商已經對上榜的產品進行召回。不過,廣州市內一些燈具經銷商透露,上榜的部分LED行業內品牌并未實施召回措施。
雖然LED企業對工商的抽檢都持配合態度,但也有不少企業反映工商抽檢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抽檢產品范圍的局限。抽檢的品牌中僅有幾個行業內數得著的品牌,許多大牌燈具卻并未進入抽檢范圍。在廣州市工商公布的15款不合格產品中,有9款都是無商標產品。
另一方面,部分企業認為,工商抽檢并沒有對LED燈具的光效、顯色指數、亮度等核心指標進行抽檢,僅僅停留在對標志、能效標識等外觀的抽檢上。不少企業也呼吁,只有盡快出臺相關標準,加強對LED燈具核心性能指標的檢測,才能真正起到規范市場的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