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23日舉辦的“智能硬件開發者大會”分別有針對設備周邊生態的云計算、互聯網、新應用等keynote,同時也有針對設備小生態的MCU、傳感、傳輸、精密加工、工業設計分論壇。
中國電子信息ICT產業經歷2013年的風風雨雨,合并、倒閉、崛起事件此起彼伏。有的被大公司收購一夜暴富,有的連續虧損一蹶不振,還有抓住互聯網營銷賺足人氣和利潤,也有勇于突破自我成功轉型。在成功案例中,不乏在優勢領域精耕細作,但跨界融合業務更容易成為媒體和投資機構焦點,比如互聯網廠商做硬件,設備廠商自建粉絲論壇啟動云服務。跨界也好合并、收購也罷,其實都在做同一件事,生態鏈的完善。2014年隨著智能設備和移動互聯網在各類人群中的普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同應用領域的智慧產品和應用,僅穿戴式三個月的時間就冒出五十多款新品。
生態鏈的構成是以服務為中心的大數據、渠道、應用,以及以設備為中心的芯片&IP核心技術、通訊層、高端制造&工藝。云計算、云存儲是未來服務應用的大腦,2014年為了實現云端戰略占據足夠的大數據,互聯網廠商開始全面整合智能硬件,布局各個物聯網端節點的軟、硬入口。渠道拓展的方式未來都將走向體驗最佳的O2O模式,這點從美團、糯米、大眾點評等紛紛獲得騰訊和阿里資金上的支持可見一斑。應用領域圍繞工作、生活的衣食住行,目前以個人信息娛樂為主的應用由互聯網公司主導,大數據能夠提供精準服務,而其他新領域,如家庭、工業、教育、醫療、交通、金融等,互聯網思維正在顛覆傳統應用。設備在生態鏈中的作用是采集、執行、人機交互,這不僅跟設備本身的核心技術、制造、工藝、芯片相關,還有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即通訊。這些硬件元素之間的鏈條更加緊密,只有抱團才能在與互聯網的利潤之爭中贏得話語權,因為誰也不希望硬件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