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工業4.0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工業4.0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并已上升為德國的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工業4.0”概念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工業4.0”的設想要把生產設備聯網,就是生產的“一體化”。把不同的設備通過數據交互連接到一起,讓工廠內部,甚至工廠之間都成為一個整體。這種工業設備生產數據的交互在德國正在變為現實。
工業4.0能夠持續帶來覆蓋整個價值網絡的資源生產率和效率的增益。同時能夠將人口結構變動和社會因素考慮在內,并設定合適的方式來組織生產。智能輔助系統可以把工人從單調、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創新和增值業務上。
GE在美國推動工業互聯網。GE提出了工業互聯網革命(IndustrialInternetRevolution),一個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集群和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相結合。”正如過去互聯網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網絡連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所推動。現在工業機器的監測診斷系統已得到改進,并且信息技術的成本有所下降,基于越來越多的實時數據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處理大量信息的遠程數據存儲、大數據集和更先進的分析工具日趨成熟,并且應用更加廣泛。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