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軌道第一云:東莞軌道交通云計算實踐見聞記

時間:2014-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信息化系統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種增長絕非平穩的線性增長。事實上,在開始規劃建設的時候,軌道公司可能僅有幾十名工作人員,而一旦進入運營階段,其工作人員數量將驟升至數千乃至上萬人。如此夸張幅度的人員變化將帶來異常陡峭的信息化需求增長曲線。可以說,也只有云計算的彈性資源提供方式,才能充分滿足軌道交通信息化的需求。

當下,云計算等最新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各地軌道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創新思路。其中,尤以東莞軌道交通云計算實踐,以其云計算應用的深度及全面性,被業內譽為“軌道第一云”,備受矚目。

“軌道第一云”稱謂的由來

相比北上廣三地軌道交通信息化建設,東莞“軌道云”來的更晚一些。不過也正是這“晚”,反而造就了各地爭相模仿的“軌道第一云”。

自2009年信息化規劃以來,東莞軌道交通公司就從零開始建設自己的一體化信息平臺。相比傳統鐵路建設項目,如今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技術含量愈增,同樣,信息化建設也已經成為貫穿東莞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的重要手段。

相比北上廣這樣第一梯隊的軌道交通建設,東莞軌道交通信息化盡管起步較晚,卻能輕裝上陣后來居上,除了歷史包袱較少的原因外,更大的原因是東莞軌道交通建設伊始,就遇到了云計算技術蓬勃發展這樣的好機遇。更重要的是,決策層能夠果斷抓住機遇,將軌道交通信息化系統全面推向云端,從而在國內眾多正在進行軌道交通規劃與建設的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就這“軌道第一云”。

軌道云是軌道交通信息化的未來形態

作為東莞軌道交通公司信息技術骨干以及東莞軌道交通云計算平臺建設者和直接見證者,東莞軌道交通公司總工程師胡文偉和信息室副經理賴冠輝對軌道交通信息化走入云中的趨勢深以為然。

他介紹說,目前,東莞軌道交通公司已經部署完成一整套健全的私有云系統,為公司管理、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提供可靠的資源。它是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全面利用云計算的首個案例。

隨著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信息化系統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種增長絕非平穩的線性增長。事實上,在開始規劃建設的時候,軌道公司可能僅有幾十名工作人員,而一旦進入運營階段,其工作人員數量將驟升至數千乃至上萬人。如此夸張幅度的人員變化將帶來異常陡峭的信息化需求增長曲線。可以說,也只有云計算的彈性資源提供方式,才能充分滿足軌道交通信息化的需求。

因此,也許在某些行業云計算仍然是信息化建設的可選項之一,但是在軌道交通行業,云計算不僅是大勢所趨,還將大展身手。

繼東莞“軌道第一云”落地之后,蘇州、杭州等軌道交通興建城市也啟動了云計算平臺的籌備工作,與此同時,廣州則選擇了以混合云的方式向云中遷移。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莞軌道交通云計算平臺建設中已經顯現出重要價值的國產與開源軟件,也在以相似地方式向國內其他軌道交通云計算實踐蔓延。

如此看來,在這個“去廠商時代”,國貨當自強已經不僅是口號。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