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2014-03-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D打印行業近一兩年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其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日前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目前國內3D打印行業發展形勢以及其中的隱患與大家進行溝通。作為業內的權威機構,3D打印技術聯盟長期奔走在世界各地,帶領國內企業與世界各國3D打印企業進行對話溝通,并從客觀、科學的角度將整個行業進行透徹分析,用以促進國內3D打印產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3D打印行業近一兩年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其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布局進入3D打印行業渴望分得一杯羹。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據中國3D打印聯盟提供的數據,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相比2012年增長翻了一番。其大體分布概況是國內所占份額約3億美元,歐洲約10億美元,美國約15億美元。從數據上看來,國內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著較小的份額,數據的背后則隱藏著更多的現實真相。

比較起來,首先必須承認的事實是,歐美各國3D打印行業在工藝技術、研發投入、人才基礎、產業形態、材料等領域都處在領先位置,而國內企業一直止步于模仿生產,整體科研能力不強。

同時,據聯盟通過調查得出的數據顯示,目前歐美較具規模的3D打印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一般都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國內目前仍沒有一家企業收入過億,甚至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都寥寥無幾。

此外,目前國內整個3D打印行業基本上還是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尤其缺乏行業組織的引領和整合,類似的現狀與以往一個產業的發展歷程何其相似。但是自2012年10月以來,國內率先成立了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小而散”的局面正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

最后,在全球范圍內整個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應用市場還未完全打開,即便是技術較為領先的歐美企業也不例外,3D打印究竟能夠為工業生產帶來什么樣的改變目前還依然存在一定的爭論。

國內3D打印企業的技術落后,生產規模小,小而散以及應用市場幾近空白的現狀將阻礙著整個產業發展,面對國外領先企業來勢洶洶,如何在市場競爭中掌握著一定的主動權,怎樣整合現有的資源并找到成熟的商業模式就變得尤為重要。

眼下,正值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時段,傳統落后產能技術將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以3D打印以及機器人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必將越來越多地投入到實際的工業生產中。商業嗅覺靈敏的國外企業覬覦已久,自然不想錯失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據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介紹,“歐洲幾家3D打印大企業不僅完成了在歐洲的布局,還通過代理商完成了在國內各個主要城市的戰略布局。一旦國內的應用市場啟動起來,憑借國內市場現狀就可能被遠遠地拋在他們身后。”

縱觀眼下國內3D打印行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羅軍談了自己的幾點看法,他講到作為一項以科研水平論伯仲的工業生產技術,首當其沖的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并引導科研與以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相結合;其次是避免閉門造車,應該加強與國際同行間的對話,學習和了解國際同行的先進技術和發展方向,并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之同時,最為重要的是要抱團發展,避免單打獨斗,利用聯盟的平臺和資源優勢,集中打開應用市場,只有加強行業資源整合,實現強強聯合,方能增強抗風險能力,才會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著主動的位置。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