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級物聯網的誤解分析

時間:2014-03-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消費者物聯網是影響人體感知的舒適度,安全性和效率的功能的代名詞。與此相反,工業網絡的很多操作不需要人類干預。

讀了基普布拉德福德最近的文章‘工業物聯網:沒人預見到的機會’后,讓我想起了那些常見的工業物聯網誤區。

誤解1: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級物聯網一樣,只不過它是在工廠里

人們很容易產生這個誤解,因為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級物聯網都具有物聯網這個共同的術語。是的,工業物聯網的設備位于工業的環境中:或許是在工廠車間內,也有可能在高速運行的鐵路系統里,或者在酒店餐廳里,或市政照明系統里面,也有可能在電網里面。

相比消費級物聯網,工業物聯網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包括無時無刻的控制,堅如磐石的安全性能,多環境(無論是極熱或極冷,多塵,潮濕,嘈雜,不方便)運行的能力,以及無人自動化的操作能力。不像大多數近期設計的消費者級別的設備,現有的很多已經運行的工業設備已經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通常以幾十年衡量。

工業物聯網和消費者物聯網之間的區別并不只是一件輕微的語言上的問題。如果Fibit或者Nest失效,那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但如果列車制動系統失效,那可能就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了。

誤解2:如布拉福德表述的那樣,工業物聯網設備總是“接受發送來自控制中心的信息的設備”

消費者物聯網是影響人體感知的舒適度,安全性和效率的功能的代名詞。與此相反,工業網絡的很多操作不需要人類干預。工業網絡的操作通常是高速,高頻,高可靠性,惡劣環境下的操作。這也使得工業設備通常是從中央控制系統(無論是云還是互聯網服務器)接受或發送“推拉狀態以及控制信息”。

工業物聯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設備自動化運行,點對點而減少對數據傳輸的依賴。現在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各種特定類型的工業設備(比如家居自動化,照明系統或者運輸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互相不兼容。互聯網協議(IP)可以作為工業設備之間的統一的控制協定,從而提升點對點通信質量。

誤解3:工業設備所有者對將智能設備互聯不感興趣,甚至積極抵制。

若所有工業設備都使用IP協議,那么它們可以享受到點對點網絡之外的優點。另外,單個工業設備產生的“小數據”會在工業物聯網網絡上匯集成大數據,可用于物聯網分析和智能控制。支持IP協議的工業物聯網設備在保留不受人工干預的同時,又能輸入或者輸出單個設備提供的小數據。

但是,不像大多數有內置IP協議的消費者物聯網方案,傳統的工業設備都是預IP設備。不幸的是,IP的啟用并不是免費的。只有會產生直接經濟利益,并不需要大規模投資下的情況下,工廠才會打開工業設備的IP協議。

我們應該尋找讓工業設備隨時連接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寄希望于設備擁有者思維轉變。

那么,沒人意識到的工業物聯網機會到底是什么?

工業物聯網的真正機會并非做和消費者物聯網一樣的產品,而是提供企業可以負擔并可簡單遷移至IP協議的工業設備網絡。

這種做法并非布拉德福德描述的“試圖修補,逃避,使用過時技術的借口”。相反,這是一次提供多協議,多媒體解決方案以及整合目前工業界各種混亂的協議的機會。這種方式將搭建工業物聯網的橋梁,讓所有工業設備都充分發揮潛能。這也是我工作的埃施朗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