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據安醫附院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腎癌等腎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關愛腎健康成了一個全社會話題。而治療腎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安醫附院去年引進的省內首臺手術機器人也有望投入腎癌手術領域。
“今年78歲的王大爺是一名大學教授,六年前他不幸患了腎癌,在醫院進行了切除手術。六年后,王大爺的病情再度復發,經檢查后發現癌癥復發并轉移到肺部。”在講座上,安醫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周駿主任介紹說,“不過幸運的是,王大爺隨后前往一附院泌尿外科接受藥物治療,經藥物控制后,一年多來,他已經能夠正常的生活工作,完成日常授課教學、甚至遠赴國外進行考察交流,病情得到了成功控制。”
據周主任介紹,目前在我國,腎癌約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占成人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腎癌的高發年齡為50~70歲。這些證據已經明確了腎癌發病與遺傳、吸煙、肥胖、高血壓及抗高血壓治療等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腎癌是我們常見的腫瘤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被腎癌所困擾著,積極治療才是最重要的。”周主任介紹說,“外科手術治療腎癌通常是首選治療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認可治愈腎癌的手段。”
據悉,今年年初,安醫附院引進的省內首臺手術機器人也有望投入腎癌手術領域,手術機器人將為治療腎癌提供更先進、完善的治療技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腎癌患者在常規手術治療后認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即使在康復期,腎癌的復發和轉移率仍然很高。因此,腎癌患者手術后的治療,也顯得至關重要。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