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需求持續成長,但廠商過多已成產業之痛。LED晶粒廠璨圓董事長簡奉任昨表示,包括臺灣地區及中國大陸晶粒廠,都將持續進行整并,預估2~3年內臺灣晶粒廠將剩下2~3家,至于中國大陸更可能從目前的20~30家,減少到5家左右,產業將呈大者恒大趨勢。
臺灣LED產業近3年整并頻傳,從2011年7月LED封裝廠億光入主LED晶粒廠泰谷開始,整并趨勢就不間斷。
未來走向水平整并
LED供過于求最壞的狀況已過去,大者恒大是應該的,整并也是對的,不過中國大陸廠商是否會只剩下5家則有待觀察。整并的潮流,主要是因為LED背光需求已到了頂點,現在每年的LED背光液晶電視出貨量約維持2億臺,而直下式機種對LED晶粒的用量也較側光式機種減少。
至于照明部分,市場是有起來,但價格仍持續下滑,要出現大量取代傳統照明的現象還需要一些時間,不過照明整體而言還是成長的。LED照明技術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中國大陸之前的低價產品讓大家對照明沒有信心,臺廠更應該用品質與技術搶攻市場。
滲透率上看60~70%
對于璨圓后市,去年因為產品制程轉型,由于該技術主要應用在照明領域,因照明缺乏新產品推出,約有半年時間對營運造成影響。目前包括韓國的照明、背光,臺灣、歐美的照明訂單都持續回溫,同時璨圓積極擴展中國大陸及日本客戶,預估3月營收表現可望較2月明顯成長,到了旺季更有機會挑戰單季新高。璨圓今年照明營收比重可望達40%,較去年的25~30%大幅增加。
現在LED燈泡平均價格約在10美元,預估2年內價格將比省電燈泡還低,預估5年內LED照明滲透率,將沖高到60~70%。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