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革命突破在即中國有望領先

時間:2014-03-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相關部委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全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超過8000兆瓦,其中大型電站超過6000兆瓦,分布式光伏裝機則約2000兆瓦。

青島市市北區同德路夾嶺溝小區9號樓上,9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分兩組向陽而立,在周圍各種太陽能熱水器中顯得十分搶眼。這是該樓居民徐鵬飛的家庭小“發電廠”,在2012年12月21日并網之后的半年里就已開始為他“賺錢”了。

事實上,這只是在過去的一年里,國內分布式光伏快速升溫的一個縮影,“人人開發能源、人人控制能源、人人享有能源、人人獲益能源,人人成為能源的主人……”美國趨勢學家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所描繪的這一宏偉藍圖正有望在中國從案頭走向現實。

2013年于中國光伏業,既是多事之秋,又是涅槃之年。這一年,產能過剩的痼疾依然纏繞著國內光伏行業,投資界已漸漸失去內心,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不斷,而來自外部的歐美“雙反”事件,更加劇了行業惡化。

而也就在這一年,光伏開始被大多數老百姓所熟悉,進而深入到家庭成為中國經濟生活中的熱詞。這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2013年也因此被光伏行業成為“政策年”。

2013年7月1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將光伏產業發展提升到國家層面進行討論,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文件提出“光伏產業是全球能源科技和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也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意見》明確指出,“我國光伏產業當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既是對產業發展的挑戰,也是促進產業調整升級的契機”。

此后,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工信部、國家電網、國開行均出臺了各類方案細則,并給出之前光伏行業發展中所遭遇過的各類瓶頸的解決途徑。這些政策多達十余項,且不包含更為細化的各類細則。

“相比過往的零敲碎打,政府對光伏產業扶持的決心與力度都遠超行業預期。尤其是對光伏電站的發展給了政策上的保證,而且工信部對制造業的準入制定了門檻,通過調整產能過剩,鼓勵兼并重組,有規模有競爭力的企業對市場的占有比例逐步增大。隨著國內市場需求加大、價格逐漸回升,整個光伏制造業情況好轉,一些骨干企業生產線已經滿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中國光伏發電開始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其中,分布式光伏被列為發展重心。《意見》提出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的比例要占到60%。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8月發布的《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電價補貼標準被定為每千瓦時0.42元”,國家能源局11月份發布了《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這些規定讓國內的分布式市場實質性得以啟動。

根據相關部委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全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超過8000兆瓦,其中大型電站超過6000兆瓦,分布式光伏裝機則約2000兆瓦。

這一升溫的趨勢在2014年則更為明顯。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

國家能源局敲定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占比60%,為840萬千瓦,對個人建設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持鼓勵態度,可以額外申請規模指標。

屋頂光伏,曾經被視為歐洲小鎮的風景線,如今在中國開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很多企業已經著手對稀缺的屋頂資源“跑馬圈地”,從上海到新疆,從工業廠房、大賣場到居民樓,“淘金者們”甚至坐在屏幕前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圖”逐個城市排查,不放走任何一個希望。

而分布式恰恰是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核心理念的關鍵,即改變過去能源供給集中生產、集中長距離輸送、分散使用的狀況,從而根據太陽能和風能的特點,實現每個建筑、每片適宜的土地都分散生產、就地使用。里夫金由此引申指出,這種分布式能源帶來的經濟民主、社會扁平化管理的影響是很多方面的。

“發展分布式電源主要還是光伏,有人甚至預測到本世紀末,光伏發電將會占到整個發電量的60%,所以光伏前景是非常明朗的。”孟憲淦預測道。

而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來,光伏產業不僅僅只是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更是中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領先的一個重要基礎,“中國有著發展光伏的天然優勢”。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市場。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的潛在直接規模約達到10萬億元,相當于我國汽車工業的3至5倍,間接拉動經濟增長規模可達30萬億元。

這只是冰山一角。“到2035年,清潔能源將占全球一次能源利用總量的50%,現在中國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只有8.2GW,可以想象這個市場有多廣闊、潛力有多大。”在李河君的構想中,未來光伏就會像互聯網一樣進入千家萬戶。如今的漢能,確實也在這樣做,已開始與房地產、家居、汽車等行業企業合作。

對于社會各界對太陽能的一些懷疑和質疑,李河君說,這些質疑無外乎轉化率低、成本高、生產過程中耗能耗材多、波動性大等。實際上,上述問題正在迅速解決。現在,薄膜電池光電轉化率已經達到10%至20%,是傳統能源的十幾倍,未來可以達到幾十倍。

與此同時,硅片以及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據孟憲淦介紹,1976年中國剛開始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時候,組件每瓦的售價為400元,而現在的售價則為4元。從成本來看,作為主要原料的硅片價格從從每公斤400-500美元,下降到了14-15美元之間,2013年中國部分光伏制造企業組件成本已經到了每瓦2.85元。

根據NPDSolarbuzz研究報告,一線垂直一體化太陽能光伏硅片廠商預計將于2014年將硅片平均生產成本再降6%,達到創紀錄的0.20美元/瓦。而自2008年以來,太陽能光伏硅片的生產成本(含硅料及硅片)每年下降16%以上。

“隨著技術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預計在2020年左右,中國光伏發電就會實現平價上網,就不再靠國家的補貼,而直接進入市場機制的發展。”孟憲淦判斷。

當然,光伏發電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電仍然存在著一些融資等障礙。首先,優質的可以用作分布式光伏安裝的屋頂依然是稀缺資源,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商會擔心屋頂擁有者在25年內的存續性;其次,分布式光伏電站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來自于銀行貸款,融資依然很困難;第三,目前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單一,采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執行過程中,各個利益方存在爭議,發展面臨一定的困難。

孟憲淦認為,應該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例如民間資本、證券債券市場。同時進一步完善光伏相關政策,比如將來可以按度電收益來核算補貼,這樣就擴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范圍。此外,可以引入商業保險機制、市場機制來進行電站運行維護管理。

近日在“兩會”上,民建中央也就此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提案》,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方面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使優質企業真正能利用自身資金、技術等優勢以市場的手段獲取屋頂資源。另一方面加強政府監管,明確規定如在一定時限內不開工建設即收回屋頂,同時嚴格執行國家能源局規定,“自備案之日起兩年內未建成投產的,在年度指導規模中取消,并同時取消享受國家資金補貼的資格”。制定分布式光伏安裝標準和從業資格認證,嚴厲打擊以惡性競爭為手段圈屋頂、占資源的不良企業。

李河君在“兩會”期間針對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也做了提案,他建議中央政府完善度電補貼政策,免除光伏發電企業的一切稅收和行政事業收費,地方政府要積極配合中央政府加大補貼力度。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