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照明需求爆發 智能化拉開競爭新序幕

時間:2014-02-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照明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人們關注的重點將落在對家居和辦公室照明環境的追求和智能化控制的體驗上,而這些對于傳統照明來說較難實現,對于LED則優勢非常明顯。

在全球節能環保的理念驅動下,以LED為代表的新光源照明正在引發照明行業的一場巨大變革。LED作為一種新型的照明光源,既為照明市場帶來了新選擇,同時也打開了照明應用的新領域。這種新光源照明產品正在創新技術的驅動下不斷實現更新換代,由白熾燈到節能燈、鹵素燈到LED燈,照明產品在實現節能升級的同時,在舒適度上也得到更好的提升,照明效果也更加的多樣化。

LED照明市場大門將徹底洞開

2014年1月1日,美國宣布不再生產和銷售60瓦和40瓦的白熾燈;同時,加拿大也正式禁用75瓦及100瓦的白熾燈。而歐盟在2012年全面禁止銷售白熾燈。回到中國,LED燈的價格持續下跌,已基本降到民用的門檻,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LED照明將加速替換傳統照明。LED有望繼背投市場后,梅開二度。

2012年,LED照明的滲透率還不足3%,而2013年,滲透率提升至6%,產業已經經過導入期進入高速增長期;另一方面,海外市場也給了中國企業機會。預估計,2014年全球商用、民用照明市場的規模將首次突破千億,2015年有望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未來兩年的復合增速在60%左右。

與其他成長類行業相比,目前LED板塊估值仍相對合理,對標2014年的PE僅為24倍,遠低于其他成長股。而LED行業有業績支撐,預計2014年增長在30%-50%間,并有望在一季度就實現高增長。未來一旦業績證實了行業的景氣上行趨勢,將帶來顯著超額收益。

以往,在LED照明市場中,由于價格較高等原因,民用市場的滲透率一直較低。隨著LED照明技術的提升和價格的不斷下降,各國政府陸續發布禁用白熾燈等利好政策,備受矚目的民用市場開始真正打開大門迎接LED時代的到來。據外資瑞銀證券指出,2014年全球LED照明需求將大增6成,其中以家用照明成長最大,明年將可大增9成,遠高于商用的37%及工業用的57%。預估將帶動明年LED芯片需求成長25%。

在國際市場上,世界各國各地區目前普遍推出了淘汰白熾燈的計劃,包括歐美、日本及中國等都計劃在2-3年內完全淘汰白熾燈。相應的各國都制定了LED照明推廣計劃以及相關的財政補貼政策。這些計劃和政策無疑將加快LED照明產品的普及。各國相繼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刺激民用市場爆發的關鍵。如今針對LED照明產品的扶持、補貼、應用、政府采購,不僅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市場需求,也使得相關企業在研發和經營方面,往更高能效的節能減排方向走。

推廣LED補貼政策實施最成功的當屬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只要該LED燈具產品申請到能源之星認證,消費者購買時就可以直接享受補貼價格。美國LED大廠科銳(Cree)在今年推出9.5瓦LED燈泡(取代60瓦白熾燈泡),零售價僅9.97美元,更為重要的是,這款燈泡已通過美國能源之星認證,可獲每顆5美元的補助,這代表消費者用4.97美元就能買到,等于與節能燈泡(約2-5美元)價格相當,極大地刺激了當地LED照明產品的使用量和滲透程度。

隨著市場需求的爆發臨近,明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將出現需求大增的火爆局面,為抓住市場的發展良機,以飛利浦、歐司朗為首的國際照明巨頭也開始考慮采用亞洲地區生產的LED芯片,以提高價格競爭力,搶占民用照明市場份額。此外,與部分發展中國家相比,歐美、日本等地由于對環保意識接受的程度相對較高,因此對于LED照明廠商來說,部分國外市場將具備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智能照明拉開LED競爭新序幕

照明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人們關注的重點將落在對家居和辦公室照明環境的追求和智能化控制的體驗上,而這些對于傳統照明來說較難實現,對于LED則優勢非常明顯。

如今,智能化作為LED照明的發展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智能照明已從以往的概念逐漸進入到踐行的階段,智能照明領域已經成為國際大廠的“必爭之地”。除了智能照明控制的專業廠商推出相關產品外,不少其他企業也推出了與產品相配套的智能控制系統,智能照明已經拉開了LED競爭的新序幕。

事實上,在智能化照明領域的布局,國際照明廠商早已動作頻頻。今年,飛利浦與GE照明、歐司朗、松下、東芝等國際照明大廠共組成聯網照明聯盟(CLA),積極搶占LED智能照明市場,并將發展具備無線傳輸的智慧照明。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