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一年比一年難!一些工人回鄉后,在家門口找到了打工賺錢的機會,不愿再出來工作。面對用工市場的多種變化,杭州米格電機有限公司負責人玄宏權擴大了招聘渠道并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同時他還下了很大的決心—今年要繼續加大自動化設備投入,甚至引進機器人!
事實上,早在2010年,玄宏權就已啟動自動化設備投入計劃,目前公司僅設備升級改造一項資金的投入額達200萬元。他的“機器人”使用意識與公司產品息息相關,作為一家面向全球市場提供電機研發、生產、銷售一體服務的公司,公司主推交流伺服電機、混合式步進電機及配套驅動等主打產品,這些產品中不乏“機器人”的心臟。
從2005年至今,一直深耕機械自動化改造、機械手等控制領域的玄宏權已深深感受到了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公司的產品訂單量逐年上漲,足見機器人整機銷量的漲勢。玄宏權透露,公司2014年的計劃之一就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
中科新松市場部負責人楊躒表示,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很大,以新松機器人為例,訂單量同比去年至少上漲40%。去年9月以來,新松機器人已在杭州開始批量生產,目前不斷接到大訂單。政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機器換人"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撬動了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
未來機器換人將是一個大趨勢,機器人生產企業前景可期。有專業人士作過調查,從潛在需求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25%至30%的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擁有30萬臺機器人,機器人及系統產值約1000億元,帶動3000億元零部件市場。
杭州的機器人市場需求十分巨大。據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消息,杭州目前正全面推進“機器換人”重點項目建設,今后五年每年平均實施“機器換人”項目450項,完成技術改造投入450億元。450億元的大訂單顯然不會花落一家,它帶來的不僅僅是機器人產業爆發性增長的驅動力,它還醞釀了掘金智能化產業鏈的無數機會。除了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銷售企業,一些專門為機器人提供維護、保養以及方案訂制的科技服務企業也將受益。杭州劍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一,該公司負責人付曉城透露,公司專為使用機器人的企業提供定制智能化PLC控制系統及主體裝備與配套機器人的集成服務,并融入工業物聯網遠程診斷維護技術創新步伐,助推公司產品轉型升級,同時加速公司產業鏈的延伸,為客戶提供高效、智慧的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
此外,能夠駕馭機器人的人才也將迎來新的事業起點。浙江千里馬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文祥接到過這樣一個訂單,為一家大企業尋找一位能管理和運用大型智能設備的負責人,這家企業愿意提供不低于50萬元的年薪。
顯然,機器人撬動的不僅僅是它所在的行業,和機器人有關的智能化產業鏈也已初具規模。本期18視點將為你解讀機器人產業帶來的新機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