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阻擋3D打印創新腳步:白宮重拳打擊專利釣餌

時間:2014-0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D打印正如中國政法大學馮曉青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的那樣:“技術演進特別是類似3D打印這種里程碑式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對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具有極大影響。

2013年,3D打印行業巨頭Stratasys公司起訴MicroboardsTechnology公司的Afinia3D打印機涉嫌侵犯其4項3D打印專利。由于Afinia其實為中國3D打印機制造商太爾時代在美國的貼牌產品,所以這起專利訴訟案在國內引起了強烈關注。2014年1月3日,Afinia終于發表回應,否認對Stratasys有任何侵權行為。

這份剛剛發表詳細的回應聲明指出:Stratasys聲稱的4項專利要么并未覆蓋到Afinia使用的技術,要么其聲稱的專利權因為實際存在早于專利的發明而無效。據3D打印資訊門戶天工社了解,其代理律師WilliamCass宣稱,“鑒于Stratasys宣稱的被侵權專利與AfiniaH系列產品之間的顯著差異”,Afinia將考慮提交一份反托拉斯索賠。

3D打印技術的興起將會使知識產權訴訟增加,從而影響到每一個人,包括消費者、愛好者、3D打印企業和3D模型設計師等等。

這是總部位于波士頓的Burns&Levinson律師事務所的MarkSchonfeld律師的觀點。在3D打印技術領域的訴訟正在增加,比如去年3DSystems訴新興的3D打印機公司的專利侵權案、近期Stratasys訴Afinia品牌3D打印機專利侵權案等。

Schonfeld說,公眾看到更多有關3D打印的訴訟活動“只是時間問題”。在過去的一年,Burns&Levinson已經看到以3D打印企業為主體的法律訴訟案件的上升,特別是圍繞機器和發明的所有權方面的。

一、白宮打擊專利釣餌鼓勵3D打印技術創新

2013年6月白宮宣布正在研究推出一個項行政命令,旨在打擊專利釣餌(PatentTrolling)行為。

所謂專利釣餌,多半是指稱以取得,并握有某些專利為手段,并以提出專利侵權訴訟當作威脅方式,逼迫拒絕給付權利金的廠商就范;由于這些專利蟑螂并未從事實際的生產運作,所以被告的業者也無從以其它象是反控違反專利的方式進行反擊。而這些所謂的專利蟑螂,其目的明顯都是為了金錢而來。

專利現在已經成為阻擋3D打印業的進步和創新的一個重大障礙。白宮博客上稱:“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通常被稱為“專利流氓”,將專利訴訟作為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經濟和破壞美國的創新。在過去的兩年中,專利釣餌訴訟數量增加了近三倍,占所有專利訴訟在美國的62%。總而言之,專利釣餌的受害者支付29億美元,從2005年到2011年增加了400%,更不用提數百億以上的股東價值損失。”

專利現在已經成為阻擋3D打印業的進步和創新的一個重大障礙。白宮采取的這一行動將使3D打印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過度使用專利保護的束縛,加速3D打印技術的發展。

二、2014年到期的3D打印關鍵技術專利

雖然很多人覺得3D打印是新興技術,其實他已經存在30多年了。所以對于很多新進入3D打印行業的人來說,有一件非常得慶幸的事情:那就是很多3D打印的關鍵技術專利,再也扛不住歲月的消磨,陸陸續續到期了!是的,對于一個需要注入更多的創新、創意的技術行業來說,這就是解開了身上的枷鎖

三、3D打印時代專利侵權判定的思考

3D打印技術是時下媒體關注的熱點,結合設計軟件和合適的原材料,3D打印機可以生產出衣服、鞋子、足球、蛋糕,還可以打印槍支和房屋、甚至是人體器官等。毫無疑問,3D打印技術是人類生產力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顛覆了我們對于生產過程的看法,對于專利侵權判定來說,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侵權具有6個構成要件,分別是專利權有效、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行為人有實施專利的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落入了專利的保護范圍、不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九條所指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幾種情形。從3D打印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3D打印正如中國政法大學馮曉青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的那樣:“技術演進特別是類似3D打印這種里程碑式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對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具有極大影響。”

3D打印到底是打印產品還是制造產品?

3D打印是一個具有欺騙性的名詞,199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造了3D打印(3Dprinting)這個名詞,從名字看很容易把它歸為印刷技術,實際上,如果我們了解3D打印的具體過程,可以毫無疑問地把它歸到制造的范疇。

3D打印是以數字設計文件為基礎,通過材料逐層添加的方式制造三維物體的過程。目前3D打印主要有兩種主要方式,一是通過沉積的方式,通過某種注射器或打印頭注射、噴灑或擠壓液體、膠狀物或粉末狀的原材料,將原材料沉積為層;二是通過黏合原材料,在原材料中加入某種黏合劑,利用立體光刻或激光燒結熱或光固化粉末或光敏聚合物逐層成型。不論是哪種方式,從本質上看3D打印就是一個快速成型的過程,基本原理就是分層制造,逐層疊加。

過去快速成型技術主要用于模具制造和一些結構簡單的零部件加工,現在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復雜的心臟瓣膜、電路板、槍械和房子等。尹新天在其《中國專利法詳解》第一章第十一條中指出,“制造專利產品,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具有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的產品;對外觀設計專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采用外觀設計專利的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設計方案的產品。”對照上述標準,我們可以看出,3D打印符合專利法第十一條所述的制造專利產品的定義,屬于實施產品專利的行為之一。

3D打印的產品落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嗎?

專利保護的核心是判定被控侵權方法或產品有沒有侵犯專利權,也就是被控侵權方法或產品有沒有落入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專利保護的是工業方法或工業產品,由于3D打印采用層層堆積的方法與傳統的通過切割原料或通過模具成型制造產品不同,除非專利方法本身涉及3D打印方法,否則3D打印幾乎不會侵犯專利方法,因此我們把重點放在專利產品的權利要求上。

與傳統的生產方法不同,3D打印可以一次性整體成型。比方說生產一輛玩具汽車,傳統的方法是生產各個零部件,然后組裝,但是3D打印通過設計文件設定參數,可以一次性整體把玩具汽車打印出來。雖然制造過程有差別,但從專利侵權判定的角度來講,由于產品專利保護的是結構(發明和實用新型保護的是產品的構造,外觀設計保護的是產品整體的結構),只要3D打印制造的產品具備專利權利要求所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或者是與外觀設計相同或相似,就可以認為侵犯了相關專利權,侵權判定本身與是否采用3D打印沒有直接關系。

3D打印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技術變革,有可能會顛覆現有的生產方式。對于以保護技術創新、促進生產力進步為目的的專利制度來說,3D打印的推廣將帶來許許多多的挑戰。或許不光是專利侵權判定,整個專利制度都會受到深遠的影響。

更多資訊請訪問印刷包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