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碳交易促使房企謀劃低碳轉型 綠色戰略成未來趨勢

時間:2014-01-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碳交易市場的開通,以市場手段取代行政手段推動節能減排,將能有效利用市場杠桿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企業主動增強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綠色建筑、綠色地產市場的到來。

隨著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陸續啟動,中國碳交易元年由此掀起帷幕,運用市場化手段治理污染的步伐也顯著加快。這一新局面帶動了相關行業和市場的跟進,尤其是在地產市場,有望在新一年引導企業積極轉型,推動國內綠色、低碳建筑市場的增長。

多地啟動碳交易市場

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于2013年11月28日正式開市,首批490家企業完成了核算和第三方核查,可參與交易。這些企業的碳排放量約占北京排放總量的40%。據悉,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我國計劃在全國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在北京啟動碳交易市場之前,深圳已于2013年6月18日率先開市,上海也于當年11月26日也啟動了碳交易市場。

資料顯示,碳交易即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是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市場機制。排放企業的排放量如果小于配額,則可以將多余的碳排放配額出售,獲得收益;如果企業排放量超過配額數,則需要在市場上購買配額,為不能達成節能減排目標而支付額外費用。

碳交易市場的開通,以市場手段取代行政手段推動節能減排,將能有效利用市場杠桿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企業主動增強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綠色建筑、綠色地產市場的到來。

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國碳排放總量中,房地產、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減少碳排放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意義。2013年覆蓋多地的霧霾天氣給社會各界敲響警鐘,綠色、低碳發展刻不容緩。因此,地產企業完成碳交易,對帶動整個行業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房企謀劃低碳轉型

據了解到,市場嗅覺敏銳的房企早已經開始向“低碳”靠攏。位于海淀萬柳區域西北三環和四環之間的“中赫·萬柳書院”,就是中赫置地當前傾力打造的項目之一。

萬柳書院毗鄰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項目規劃為花園式住宅設計。

中赫置地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證住戶的舒適和健康,避免甲醛、苯的危害,遠離PM2.5重度污染的影響。該項目采用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LEED白金級標準使用成熟的技術和機電設備,優化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措施。

在針對污染源的控制上,“所有室內精裝修使用的油漆、涂料、粘合劑、地板、合成木材等全部采用環保低揮發性材料,最大程度減少裝修過程中產生的污染”。該負責人介紹,“其次,精裝修全部完成后,還要求入住前對每個戶型強制通風1500余次,相當于全天開窗通風近兩年的室內空氣質量”。

此外,住戶入住后,為了保證室內持續空氣質量。萬柳書院還制訂了多環節分階段的解決方法。據介紹,“首先是新風過濾,采用高中效靜電吸附式過濾器,可對PM1.0以上的顆粒物去除率在90%以上,保證進入室內的新風質量;其次在空氣凈化環節,VRV空調室內機設置光催化空氣凈化器,產生PHI空氣凈化因子持續保證業主住后的健康環境;此外,還有室內加濕措施,采用PTC陶瓷電熱加濕。效率高,運行平穩,無水滴和細菌產生,直接安裝在風管內,確保干燥季節的室內濕度”。

據悉,與中赫·萬柳書院項目類似,萬科、方興等實力企業也都在進行低碳節能方面的嘗試。這種設計理念,已經是一些房企尤其是主打高端產品路線房企的共識。

綠色戰略成未來趨勢

一位房企負責人表示,當前的房地產調控以及碳交易市場的開啟,為房地產行業的綠色戰略轉型提供了一個機遇。在快速城市化、居民生活改善以及對環境日漸重視的背景下,低碳和綠色必然成為居民更加看重的選擇。對房地產企業而言,今后綠色戰略將從優選項變為必選項。

在房地產產品的設計開發環節,傳統建筑方式由于大量使用磚、水泥等建筑材料,帶來嚴重污染和能源浪費。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說,當前我國墻體材料主要有板材、砌塊和磚三大類,其中各種燒制磚占比高達70%。喬龍德說,在建筑領域應減少磚的消耗,增加石膏板、硅鈣板等板材的使用量。

近年來我國在地產建筑領域加快了低碳及節能環保產品的示范及推進。據喬龍德分析,相比較而言,板材體質輕、強度高,具備現代社會節能、環保的功能,且在抗震方面性能好,“如果板材的使用量能達到目前磚的水平,建筑材料向現代社會的功能調整就成功了。”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宋曄皓也認為,現代社會房屋對節能、環保、減災等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房屋用材、建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逐漸引人關注。在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持續走向深入的情況下,“必須突出現代科技成果,不能再秦磚漢瓦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