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家電網為重慶“五大功能區”建設“充電”

時間:2014-01-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網重慶電力將進一步強化發電權交易,除全額收購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上網外,還將積極促進全市節能減排目標完成,不遺余力支持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入冬以來,氣溫逐步降低,重慶電網迎來冬季用電高峰,最大負荷達到1130萬千瓦,同比增加13.72%,創下重慶電網冬季以來的負荷最高記錄。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正采取精細化電力平衡、全力增加外購電、加強覆冰區的輸電線路巡視、做好發輸變電設備檢修等多種措施,全力保障全市電力可靠供應。該公司總經理孟慶強表示,將滾動修編電網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加大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力度,助推清潔能源上網,為重慶“五大功能區”建設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支撐。

對接發展需求,“五大功能區”用電不用愁

2013年9月,重慶市委把重慶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都市功能拓展、城市發展、渝東北生態涵養、渝東南生態保護“五大功能區”。國網重慶電力主動修編電網規劃,細化工作舉措,服務“五大功能區”建設。

在電網建設方面,國網重慶電力滾動修編電網發展規劃,統籌點狀治理和系統改造,加快建設以1000千伏特高壓為支撐、500千伏為骨干的電力“高速公路”。兩江新區地處都市功能拓展區,原規劃建設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1座,容量470多萬千伏安。根據發展需求,現規劃新增一座500千伏變電站,擴建8座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新增容量300多萬千伏安。

國網重慶電力細化區域設計建設標準,針對城市中心區、縣城、中心城鎮和偏遠農村等不同區域的可靠性需求和負荷特性,分步驟推廣典型供電模式,提升供電可靠性。位于都市功能核心區的渝中區解放碑,2013年建設地下交通環道,國網重慶電力緊密對接,對解放碑周邊3座變電站實施增容改造,建設環形電力隧道2.3千米,分9段獨立形成局部電纜通道,今年年底完工后,可滿足解放碑商圈未來20年的用電需求。

對應其他功能區的需求,同時為有效解決農村供電“卡脖子”和低電壓問題,服務返鄉農民工,確保春節期間農村客戶安全可靠用電,國網重慶電力提前編制了《2014年春節保供電和優質服務方案》,提前啟動了162項度冬工程,工程在2013年年底全部投運后,增強了渝東南、渝東北農村電網抗風險能力,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涵養區發展提供可靠電力保障,國網重慶電力也實現了配網故障率下降25.7%、平均故障搶修時間下降24.5%、計劃停電時戶數下降27.6%、低電壓臺區存量下降86.5%、營銷業務類投訴量下降31.4%“五個明顯降低”目標。

加快改造進度,重慶將“告別”電力設施棄管小區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2015年底前要完成22件民生實事,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是其中之一,同時為方便其它21件民生實事落實,國網重慶電力開設了電力“綠色通道”做好服務。全市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總投資9.6億元,改造資金由市、區(縣、自治縣)兩級政府財政和國網重慶電力共同籌集解決,居民不承擔任何費用。

“按照2013年確保完成45個小區改造、計劃投資3981萬元的目標,國網重慶電力倒排時間表,制定工作進度計劃,實際在12月15日完成65個棄管小區的移交改造,超額完成改造計劃。”孟慶強說,“我們計劃2014年采取先移交后改造的方式,完成700個以上的棄管小區移交改造,2015年完成剩下的棄管小區改造。”移交改造后的電力設施交由國網重慶電力承擔電力設施終身運行、維護、搶修以及更新改造等責任,原總表用戶在改造后將實現“一戶一表”,改造后的居民用戶不再承擔居民電價之外的任何不合理分攤費用,棄管小區居民用電保障再無后顧之憂。

建設堅強電網,市民生活會越來越智能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重慶對電力的需求越發難以實現就地平衡。孟慶強介紹,目前重慶能源對外依存度已超過30%。為從根本上破解缺電困境,彌補日益擴大的“硬缺口”,積極推進特高壓入渝工程建設,努力通過特高壓電網,與資源富足地區建立長期能源戰略合作機制,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為城市發展“充電”。

2013年底,首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大石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在為我國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推廣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將讓重慶邁入了“智能新時代”。

“我們提出要打造堅強智能電網,除了依托特高壓等重點項目,建設堅強網架以外,還要實現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孟慶強說,“國網重慶電力將智能電網的發展成果,運用于支撐智慧城市的建設。”在2012年,重慶兩江新區成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時,國網重慶電力就與相關單位對接,開始建設重慶兩江新區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圍繞“打造可靠電網、提升能源效率,提供精細服務”的功能定位,穩步推進包括配電自動化、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智能小區、可視化平臺等12個工程子項目,并于2013年底前全部竣工投運。

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完善,是未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的重要基礎。“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汽車充換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普及。”孟慶強說,國網重慶電力將緊扣重慶汽車產業發展脈搏,為電動汽車量身定制便捷的充換電設施。

隨著布局的不斷完善,國網重慶電力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于2013年4月,獲得了中央財政補貼,后又在同年7月,納入了重慶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成為重慶“十城千輛”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撐。目前,重慶已建成江北茶園等電動客車充換電站4座、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充電站8座、交流充電樁200臺。

在智能電網的支持下,重慶市民的生活,正變得更智能、更科學、更環保。渝中區、九龍坡區等核心區域,客戶年平均故障停電時間,已由目前的33分鐘,縮短至5分鐘,成為西部地區率先建成的城市配電網高可靠性示范區。

“目前,國網重慶電力正陸續在江北區、南岸區和北碚區開展配網自動化建設工作。”孟慶強表示,國網重慶電力將全力把智能電網建設的成果,轉化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幸福的“催化劑”。

清潔能源上網,“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20億元

到“十二五”末,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用電量最大的國家,而另一方面,以電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成為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挑戰。“重慶作為傳統的工業城市,從未來的環境容量等方面來考慮,利用清潔能源顯得尤為重要。”孟慶強表示,要更好地利用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首先應該實現能源的方便接入與退出,而這也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特征。

重慶太陽能貧乏,風能、地熱、生物能等資源并不具有明顯優勢,但孟慶強認為,只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有限的資源也能實現最高效的利用。目前,重慶市內已建成2座風電場、2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生物質能發電廠。同時,國網重慶電力還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電網服務。

“十二五”前兩年,國網重慶電力已投資8億元,在我市建設了一系列清潔能源送出項目;“十二五”后三年,該公司計劃投資12億元,加大電源送出建設力度。此外,國網重慶電力將進一步強化發電權交易,除全額收購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上網外,還將積極促進全市節能減排目標完成,不遺余力支持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更多資訊,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