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日益成為關注熱點,互聯網跨界融合給傳統行業帶來了革命性影響。互聯網包容和開放的特質,注定其如同一個強大的信息"能源池",蘊含著觸動行業創新的巨大動力。互聯網和零售業的融合促進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和制造業的融合產生了類似小米手機這樣新的制造業模式。互聯網和金融的融合成就了互聯網金融,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促進了資本的合理應用和效率提升。互聯網和汽車的融合促進"互聯網汽車"的誕生,從而帶來汽車產業的革命。
新能源汽車先天具備和互聯網汽車結合的優勢,互聯網汽車或會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會率先實現。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新銳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過程中充分采用了電子技術、互聯網技術,打造"四輪電腦"的汽車新概念。以特斯拉的ModelS為例,車內改變了傳統汽車的儀表設置,換而代之是17寸的大屏和谷歌提供的安卓系統,車輛的主要功能都有由外置屏幕實現控制,并且操作系統易于進行個性化定制和升級。此外特斯拉還與AT&T合作把3G或HSPA+(AT&T稱為4G)連接到特斯拉上,從而使新能源汽車能夠分享性能數據,獲得更好的遠程診斷和維護服務,駕駛者也將獲得瀏覽網絡,看視頻和實時的交通信息的便利。借助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也成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的發展方向。
實現互聯網汽車的核心在于通過信息技術在汽車上的集成,互聯網技術提供汽車和汽車企業共同構造新的生態環境,在一個新的平臺上實現協同,從而使汽車的使用者得到一個全新的、基于網絡的汽車駕駛體驗。
首先汽車的智能化技術應用。事實上,在最近十年,汽車廠商在智能技術上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工作。汽車企業開發了車載終端,通過終端中的通信模塊把汽車接到2G/3G的網絡上,用于緊急救援、信息娛樂,或者將手機上的內容映射到車載屏幕上,把所有的信息交互變成語音和駕駛者交互,以及接入社交網絡、地圖、導航等等手機上等功能。
其次是通過運營商或者服務商實現互聯網汽車的功能的整合,通過平臺實現汽車企業、交通部門、保險公司、信息提供商(移動、衛星、固話等)、感知技術提供商等相關利益方實現信息交流、共享,實現多方共贏。互聯網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先天具備結合的優勢,伴隨我國智能交通體系建設任務的開展,低碳、環保、減排交通政策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汽車都具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契機,同時,大數據、云計算信息交互平臺的打通與共享,互聯網汽車的推出,都為車聯網的向前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