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制造業在國民生活與經濟建設重要性日益突顯。展望2014年中國電子信息主要行業增速將持續分化,在4G牌照發放的刺激下,通信產業增長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在國家指導之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推動該產業加快優化升級步伐,持續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支撐與物質基礎,是保障國防建設和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發揮著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產業升級“助推器”的重大作用。
十六大以來,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抓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積極推進結構調整,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實現了產業的穩步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益凸顯。
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引領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增長處于平穩低速區間。我國人口紅利衰減、生產要素成本上漲、能源與環境約束力強化等客觀問題日益加劇,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既有成本優勢逐漸消退,產業進入做大做強的關鍵轉折期。1-9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業增速小幅放緩。產業增加值增長11.1%,高于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1.5個百分點,增速優勢不斷削弱;產業實現銷售產值67099億元,同比增長11.2%,略高于2012年同期增速0.8個百分點。
那么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將如何發展呢?
根據《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總體部署,結合電子信息制造業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規劃》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創新引領、應用驅動、融合發展的指導思想。突破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推動軍民結合,統籌內外需市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引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產業由大變強,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需要綜合考慮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及產業自身發展需求,從較為宏觀的角度去謀劃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所需完成的任務。主要包括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領域、構建產業合理分工體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統籌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推進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強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八個方面,這些都是產業“十二五”時期需要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