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自上個月以來,有比較大幅度的調整,對此,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能源局規劃明年新增裝機12GW,其中分布式8GW,地面電站4GW,這是擾亂市場預期的最重要原因。市場原來預期明年地面電站仍有6GW以上,能源局此番調整市場擔心明年擔心地面電站因此下滑,而分布式盡管規劃量很大,但是市場認為分布式剛剛開始推廣,難于兌現如此大的規模,因此,市場情緒總體偏向悲觀;
2、市場流動性變差,利率上升,市場擔心貸款困難和收益率下降的問題;
3、某些海外光伏股回調,影響A股情緒。
明年光伏新增裝機實際兌現6GW+6GW的概率較大。
我們認為明年可能是一個折中的方案,分布式是推廣的第一年,商業模式還不成熟,難以一步到位;但是如果規模過小,能源局高層面子上過不去,畢竟分布式從去年至今都作為首推的方向,而且吳新雄是要把分布式作為退休前的政績來抓,如果推廣不力,可能后期政策還會繼續加碼。因此,我們的判斷是政府層面,上半年會強推分布式,下半年如果執行不力,大型電站又會加碼,全年保證12GW的新增裝機。而企業操作層面,大型電站由于配額緊缺,上半年就會大規模開工,為了搶占上網的端口和配額,而分布式可能操作會延后,因為路條并不緊缺,大家都不想冒風險、第一個吃螃蟹,都在等政策加碼。
后續國開行會出臺金額配套政策,可能會涉及到政策型貸款。海外光伏股僅僅是分化,并沒有整體回調。
美股中:晶科、阿特斯這些涉及到電站環節的股票依然強勢維穩,多晶硅環節的大全新能源也維持在較高的平臺上,回調較大的都是負債率高,或者今年布局失誤的公司;港股中:轉型到光伏電站運營的中國風電最近極為強勢,順風光電股價一直堅挺,保利協鑫也較為穩定,金保利新能源最近回調較大是舊事重提,大家又擔心它需要不斷融資攤薄權益。
此輪周期還遠結束。從中周期的角度,看過去幾輪周期,都是政策主導的,政策調整,周期見頂。德國的政策持續了7年,意大利持續了5年,連西班牙都持續了2年;而此輪周期,美國至今持續了4年,日本持續了1.5年,中國僅僅持續了半年。這幾個國家政策還遠未到向下調整期。
無論明年國內市場如何分化,新增裝機12GW是比較確定的。因此,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的需求相對確定。目前多晶硅價格正在加速上漲過程中,當前價格19美元/公斤,預計1月底,上漲至21美元/公斤。原因是市場看好明年市場,需要備貨,而協鑫等大企業1月份檢修。
建議抄底安全邊際好,回調大的股票。特變電工、陽光電源、上海電力、林洋電子近期回調較大,但是實際情況并沒有這么悲觀。
特變電工多晶硅成本已經兌現預期,價格正在上漲,海外工程訂單豐厚,明年結算量可能會超出預期,光伏電站其實不用過于悲觀,因為新疆的配額并不少,而且公司還有風電站可以補充規模。
陽光電源逆變器的需求相對確定,成本下降可能會超預期,需要觀望的是華為、匯川等新進入者,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是最大的看點。另外,我們認為創業板再融資放開是刺激股價的重要因素,因為,無論逆變器和光伏電站都需要沉淀資金,而融資以后又可以做出更高利潤,資本運作和實體運作會共振,形成正反饋;
上海電力當前的市值僅僅體現了傳統電力的估值,而公司在風電光伏電站開發運營的動作頻頻,日本的電站儲備規模很大,國內風電和光伏的開發目標也很高,并且公司具備資金實力、具有電力運營經驗,為成功轉型做了鋪墊;
林洋電子轉型已經邁出了一大步,明年分布式的項目儲備豐厚,公司待而未動的原因是尋找更合理的商業模式,規避風險,一旦政策加碼,或者商業模式變得成熟,公司會大規模上量;主業是市場近期比較擔心的方面,但實際上我們判斷業績會有所平滑,明年電表業績不用擔心;
中利科技是地面電站彈性最大的股票,今年開發量已經簽訂協議找好客戶,待并網后就會實現交割。明年的開發量依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