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上海首次發布“在華非化石能源企業碳排放強度排行榜”。工商銀行、聯想集團、濰柴動力在各自行業中碳排放強度最低。外資(含臺資)企業中夏普最好,富士康最差。
2013年在華非化石能源企業碳排放強度排行榜,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與胡潤百富聯合發起,上海零碳中心提供技術支持,三方共同完成。來自電子設備、交通運輸、建筑、金融等六個行業的32家企業榜上有名。這32家上榜企業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值前100強,以及2013年公開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排行榜的100家企業中有綜合能耗數據披露的企業。
榜單中所有企業的綜合能耗數據和經濟數據,均來自企業官網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和企業年報。核算方法是將企業年能耗數據轉換為基于單位年營業額的碳排放強度數據:碳排放強度=企業全年綜合碳排放量/企業全年營業額。具體來看,金融行業整體表現最佳,碳排放強度較其他行業普通偏低,其中工商銀行以0.0004(tCO2e/萬元)位列第一;電子設備行業中,聯想集團以0.0068(tCO2e/萬元)位列低排放首位;運輸設備制造業中,濰柴動力碳排放強度最低,為0.0560(tCO2e/萬元);而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普遍偏高,同行業中表現最優的是中國國際航空,為1.4821(tCO2e/萬元);電信行業中,低排放首位是中國移動0.2593(tCO2e/萬元);建筑業中,低排放首位是中國鐵建0.3130(tCO2e/萬元)。
另據該報告,交通運輸業的平均碳排放強度是金融業的119倍。所謂平均碳排放強度,也就是企業每賺一萬元所排放的碳排放量。據WWF碳減排先鋒項目負責人介紹,在接受第三方調查的所有行業中,金融業平均碳排放強度最低,指數為 0.0183; 建筑業為0.3486;而交通運輸業最高,為2.1822,相當于金融業的119倍。為此次調查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的上海零碳中心負責人稱,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強度確實較高,但在城市里,建筑業的碳排放總量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