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主體工程完工并正式通水,中線工程也將在10個月后通水,但環保部今天發布信息卻指出,東中線沿途都存在企業違法排污的問題,威脅調水水質。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按照規劃,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從長江調水北送,總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汪冬青介紹說,水質能否達標是調水工程成敗的關鍵,為此,今年第3季度,環保部組織南水北調東、中線沿途的江蘇、山東、河南、湖北、陜西等5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主要了解南水北調東中線污染防治項目的進展情況、工業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以及控制斷面水質達標的情況。
5個省的環保部門調查發現,東線需要完成的575個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完成了300個,中線要完成的474個污染防治項目只完成了51個;執法人員在東、中線沿途共查處78家環境違法企業;東、中線還有10余個斷面的水質不達標。
除了各地環保部門督查外,環保部也派出了督查組對南水北調水系周邊的95家企業進行檢查,發現湖北省東風汽車集團公司等15家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突出。
汪冬青說,對環境違法企業和未按時間表建成的污染防治項目,環保部已向山東、江蘇、河南、湖北、陜西五省的環保部門發出了環境監察通知書,責成地方對已經發現的企業環境違反問題依法處置,目前他們要求未做到或者達不到環評要求的立刻停建,對于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也要求限期整改。同時環保部也在敦促地方政府取締淘汰落后的生產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