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控制或檢測(監測)系統對電量隔離傳感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產品的穩定性、檢測精度和功能方面。現在普通的電量隔離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由于數字化產品不論其性能還是功能,如非線性校正和小信號處理方面,仿真產品是不可比擬的。因此,電量隔離傳感器的數字化是一種必然趨勢。
●互感器有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兩種,電流互感器一般為穿孔方式,電壓互感器在其原邊一般需要加限流電阻;
●數據處理部分是產品數字化的核心部分,目前一般都選用帶A/D轉換器單片機,如PIC16C74、MSP430或ADCUC812等,因此,電路可以很簡單。如果選ADUC812單片機,則可以直接輸出0~5V電壓信號,因為其內部包含有兩個12位的D/A轉換器;
●接口部分是數字信號輸出的變換電路,目前廣泛采用的是RS-485總線接口,最常用的接口芯片為ADM483,它可以最多掛接32個節點,當然現在也有許多其它類似芯片。RS-232接口一般有兩種方式實現,一種就是在RS-485網絡總在線加一個RS-485/RS-232轉換器,另一種就是,直接把RS-232接口芯片放在產品中,后一種的缺點就是產品的應用將受到限制,不能組成網絡結構,只能點對點通訊。CAN-BUS是目前發展較快的一個總線,其優點是傳輸距離遠,可以達到10km,不會出現總線沖突,多主工作方式,通訊協議通用性好,當然其成本較高;
●T/V變換是為了兼容仿真信號采集輸入系統,目前一般是采用PWM方式輸出,再經過T/V變換,輸出0~5V或4~20mA仿真信號;
●軟件主要包含三個功能模塊,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通訊協議。其中數據采集主要就是讀取A/D的轉換結果,由于單片機自帶A/D,因此程序比較簡單;
●數據處理主要完成交流變直流的運算,由于單片機的運算速度有限,因此我們采用頻率跟蹤法,來完成變換的計算;
●通訊協議一般由用戶選定,如MODBUS協議,ASCII格式等。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電量隔離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數字化技術問題。由于數字式電量隔離傳感器可以直接輸出數字量,對于許多應用系統可以省去A/D采集模塊,所以,可以降低系統成本。因此,電量隔離傳感器的數字化,不僅提高產品穩定性,還可以使用戶進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