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分析公司HIS的工業自動化資深分析師MichelleFiggs最近發布的博客,幾個趨勢會對機器制造商及其顧客對運動控制所作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
其中一個趨勢就是伺服驅動與伺服電機之間的反饋信號從模擬式轉換為數字式。傳統的伺服電機使用模擬反饋信號,這種信號對電磁干擾很敏感,所以必須要與電機電源線分開,這就導致了每個伺服電機要有兩條輸入電線。而編碼器則通過數字信號傳輸反饋信息,可實現電源線與信息反饋都在同一條線上,不再需要雙線輸入。
Figgs表示單線編碼器技術在市場上出現已有一段時間,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提供該技術的伺服電機提供商數量已大幅增長。帶來的利益是顯而易見的。減少的一條線以及接頭節約了與材料和安裝相關的支出。另外,數字反饋信號所需的終端數量要比傳統的模擬信號少得多。這就簡化了接線,同時也提高了連接的可靠性。
但是單線伺服技術卻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Figgs說:“雖然單線伺服電機有其潛在的優勢,但是這種趨勢還處于早期階段,并且很多大型提供商還沒提供此類產品。”
伺服驅動市場的另一趨勢就是更多的安全特性的融入。Figgs說安全撤銷轉矩(STO)是最常提供和使用的特性。更高級的安全特性包括安全停止1和2,安全限制速度,安全速度監視器和安全指南。
高級安全裝置可能會被統一裝到驅動上(像STO通常都是這樣的),或者通過光學安全硬件或軟件模塊來提供。“HIS發現在2012年伺服驅動單位出貨量中,SS1是最常用的高級安全特性。”Figgs如是說。
據Figgs所說,共有15種安全特性被并入到了伺服驅動中,預計從2012到2017年,附帶安全特性的伺服驅動的出貨量會大幅增長。但安全措施的實施卻因地區差異而變化很大。
Figgs表示:“在美洲地區,STO已經成為伺服驅動的一種標準特性,而在西歐國家,STO仍然被視為區別產品的一種方式而非一種必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