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進口車零部件價格畸高引壟斷質疑 買得起修不起

時間:2013-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市場只由一方說了算時,恐怕就已算不上“健康”了。建議相關部門在制定辦法或標準時,還是應該向弱勢的消費者有所傾斜。

部分進口汽車在國內售價畸高的問題前段時間引發廣泛關注。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在銷售環節中,進口車企幾乎“獨霸”整個利益鏈條,廠商利潤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事實上,除了整車銷售暴利明顯,因汽車零配件價格高企導致消費者“買得起修不起”也是部分進口汽車的普遍現象。

配件價格沒商量廠家說了算

此前央視報道,消費者小于新買的路虎品牌汽車發生了追尾事故,后保險杠發生形變,整體的大梁后防撞鋼梁都有破損。4S店工作人員檢查后告知,由于車的防撞鋼梁和底盤連為一體,所以即便只是防撞鋼梁受損,也需要和底盤進行整體更換,全部下來價格超10萬元人民幣,且需要半年時間等待英國將換修部件發過來。小于覺得4S店給出的方案價格過高且時間太長,想要從汽配城直接購入配件,卻被4S店工作人員告知“只換原廠件”。后經保險公司和售后人員的多方協商,4S店終于答應,對防撞鋼梁進行維修。小于不理解的是,“為何4S店最初堅持只換不修,為何一個零部件的更換時間如此冗長,為何價格如此昂貴”。

記者了解到,零部件價格高企已成進口汽車品牌的普遍現象。以4S店提供的奧迪Q7的2013款零部件價格為例,其整車售價為71.42萬元,而這款車的零件部分售價分別為:發動機30萬元,變速箱17萬元,主體車身10萬元,車燈5萬元,車門4萬元,車轂4萬元,發動機電腦2萬元,僅僅這七個部位的價格就達到72萬元,超過了整車價格。而據奧迪4S店銷售人員稱,該價格是由奧迪廠家定的。

一位資深汽車維修人士認為,很多4S店的汽車配件價格遠遠高于其真實價值。因為汽車配件及保養一直是汽車售后服務市場利潤的主要來源,雖然汽車整車價格總體來說是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降價的,但這種趨勢卻很難影響配件價格。

“一家獨大”不利競爭

多位購買過進口汽車的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中不少人都有過因4S店維修費用或換件費用過高而轉去汽配城的經歷。汽配城的配件大多號稱“原裝進口”,價格往往便宜很多。

某進口汽車品牌4S店管理人員衣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進口車零部件采購渠道一共分為三種:一是模具坊根據進口車標準“復制”的零部件;二是通過非常規渠道進口的零部件;三是原廠進口的零部件。

據介紹,汽配城所提供的配件通常是由前兩種采購渠道獲取的,因此價格較為便宜,而4S店因為被廠家要求必須使用原廠進口零部件,價格往往會高出很多。

根據我國現有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整車供應商對終端流通環節經銷商有著直接制約權。尤其是對未經汽車品牌銷售授權或不具備經營條件的維修廠,不提供零配件資源。

“這就導致這些進口車企從渠道到定價都一家獨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表示,對生產商過度的授權使身處市場終端的品牌經銷商越來越被動,這也成為了部分進口車企涉嫌價格壟斷的先決條件。

對此,衣先生表示,大多數進口車配件并非只供給國內4S店,因為現在汽車市場都是全球采購,很多原廠零部件大多也是代工生產的,因此除4S店外的其他汽配企業通過非常規渠道獲得原廠零部件也是普遍現象。

政策調整有望利好消費者

此前曾有不少專家呼吁調整《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因為現行進口汽車管理政策是在加入世貿組織初期時制定的,早已不能適應國內汽車市場的現狀,一些進口車企有利用政策弊端攫取暴利的嫌疑。

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是疑似壟斷的源頭,使千萬車主被動承受著價格昂貴的配件。

事實上,進口車企在市場上享有絕對控制權的情況在歐洲國家并不存在。據央視報道,2002年10月歐盟在汽車銷售領域的《新版汽車行業限制競爭免責法規》出臺,其中最讓消費者受益的就是重新定義了“原廠配件”這個概念。在這個條例的規定下,汽車修理不再和汽車銷售捆綁在一起,汽車制造商甚至還被要求提供全套的技術信息、工具、設備以及培訓給非自己授權的獨立的汽車修理店。消費者既可以去經銷商那里也可以去獨立修理店修車,由于競爭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維修成本。然而,該法規在2010年面臨到期重新修改時,一些汽車廠商向歐盟施壓企圖奪回售后服務這塊利潤。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歐盟并沒有在新規中在售后環節向廠商傾斜,維護了汽車維修業的競爭,從而保證了合理的價格。

在我國,目前汽車售后維修類消費投訴頻發,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據悉,政府有關部門已啟動《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修訂工作,其中汽車配件價格和疑似壟斷問題如何解決,也是調查研究的重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