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剛開始的一周多,全國很多地區都在霧霾中度過,昨日開始的冷空氣讓霧霾稍稍有所減緩,但是很多地區監測數據還是很高,合格的寥寥無幾,城市霧霾頻現,PM2.5肆虐。與沉悶天氣相反,市場上空氣凈化器、口罩、綠色植物、活性炭等環保產品卻紛紛熱銷。火暴的市場折射出市民愈來愈高的健康意識,伴隨而來的是應對霧霾時漸現的商機。近日,記者走訪省城多家商場看到,空氣凈化器、加濕器等去除霧霾電器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品牌眾多,款式豐富,價格從千余元到上萬元不等。
“現在外面的空氣質量不好,家里的寶寶經常咳嗽。”在合肥市三里庵蘇寧電器內,正在挑選空氣凈化器的吳女士說,“朋友推薦買臺空氣凈化器來改善環境,我打算先買臺室內的用用,效果好的話再買臺車載的。”品牌促銷員告訴記者,最近空氣凈化器銷量不錯,除新裝修去除甲醛外,很多人都是沖著去除PM2.5來的。“現在人們越來越關注空氣質量了,尤其是有老人、孕婦和小孩的家庭。有的人一次就買好幾臺,還有的人之前看完型號,等過幾天來買時就斷貨了。”
除了空氣凈化器的添置,街頭也多起了“口罩一族”。“出門不戴個口罩都不安心,外面就像‘海市蜃樓’一樣。”在政務區上班的袁小姐說,很多市民也抱有同樣的想法。在天鵝湖萬達廣場內,屈臣氏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最熱賣的是一款號稱“一罩絕塵防護”的PM2.5口罩,“里面采用了先進的活性炭濾材創新技術,對PM2.5中的空氣顆粒物可以防護及過濾。”在省城的藥店里,防塵口罩也成了熱銷商品,而一些小商品店鋪內,原本賣保暖時尚口罩的商戶,也開始做起了防塵口罩的生意。借PM2.5突襲,商家都在積極的推銷相關商品,在一些大型超市里,清肺不錯的梨子、黑木耳也同樣在熱銷。
嚴重的霧霾讓人們在它的侵襲下,對能防范、有避害商品倍加青睞,促使行業商機。環保部門在積極實行相關的政策法規,今后對環保的投入將會增大,科學的方針需要先進的檢測設備,得出科學的數據。這也必然會加大對環保儀器的利用,作為環保監測儀器的生產企業,也需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檢測設備的技能,為環保提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