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中國自動化 還需當自強——探尋中國制造業出路 自動化技術開啟新篇章

時間:2013-12-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內自動化領域“領頭羊”:天津中馬、朗譽科技、杭州永創智能、深圳威廉姆、香港寶力機械、臺灣進和紛紛出席,成為了本次工業自動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的亮點。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擴大內需;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是國家在“十二五”期間針對國內特殊的經濟環境所做出的重要指示。尤其對于國內自動化裝備制造業來講,無論是趨于國際經濟形式的逼迫轉型,還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企業內部技術的升級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個貫徹始終的重要問題。
 
“中國制造”被求蛻變
 
自動化又稱電控或工控,從農業、工業到服務業,自動化在現代工作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在國際上,自動化行業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并已然成為制造業發展的趨勢,然而在中國,對于很多企業來講自動化仍一個新鮮的課題。雖然目前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已有超過5萬臺的工業機器人在“服役”,但從工業機器人密度(制造業中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來看,我國的機器人市場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
 
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條件下,制造業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和牽制,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究竟差在哪?
 
從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中國企業在工業自動化這臺大戲中依然處于“配角”的位置。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薄弱是一直以來阻礙國內自動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當然不僅僅是這樣,例如在企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上,國內國外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國內大部分制造企業,都在關心如何將企業規模做大。而外國企業則更多是追求高新技術的領先。即讓自己的產品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制造中不可或缺。這或許會給國內企業一些啟示:中國的競爭機制主要是靠價格和數量取勝,但缺乏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創新。隨著自動化逐步取代人力和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企業利潤也會隨之越來越薄,國內制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言而喻。
 
技術獨立和創新迫在眉睫
 
“當下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個發展放緩和競爭力加劇的階段,創新增長是一個關鍵因素。”——Jeff Dobbs就整個國際環境來看,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格局正在不斷發生變革,對于國內企業來講,既孕育著巨大的機遇,也伴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制造”不應當停留在初級水平,中國也不應當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注重產品質量、創新能力和差異化競爭才能獲利良多。
 
業內人士認為,自動化裝備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迫在眉睫。一旦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內資品牌即可在定價上拉開差距。若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假設平均降低30%的成本,則自動化設備單機制造成本可至少降低20%。
 
國內自動化領軍企業如是說
 
依托國家對濱海新區政策扶持,以及自身地域發展優勢,天津成為了世界矚目的行業交流圣地,國外國內名企紛紛涌入,歷屆工業自動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也因此成為了各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據振威展覽集團內部資料顯示,“中國(天津)國際工業自動化技術裝備展覽會”包含了機器人技術、工業自動化、電氣系統、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信息技術及軟件等多方面,吸引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家企業參展。今年國內企業參展數目占到了七成以上,相比去年展會同期增長27.5%。這足以證明,國內工業自動化裝備制造業正在努力尋求技術創新的途徑,這無疑是一個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
 
國內自動化領域“領頭羊”:天津中馬、朗譽科技、杭州永創智能、深圳威廉姆、香港寶力機械、臺灣進和紛紛出席,成為了本次工業自動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的亮點。
 
天津中馬如是說:“我們始終致力于直角坐標機器人產品的股份制高新技術開發和創新,現如今我們擁有國內一流的數控加工設備,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
 
朗譽科技如是說:“我們自創建以來,堅持以科技為主的戰略方針,一直致力于AGV和非標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通過不懈努力,已經和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成為了一家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
 
永創智能如是說:“我們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從事包裝設備及配套包裝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技術為依托為客戶提供包裝設備解決方案。”
 
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理念往往對企業的發展方向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從這些代表行業領先科技的企業中我們不難發現,技術研發與創新是首位。也只有真正意識到技術研發與創新的重要性,我們國內工業自動化乃至整個制造業才有可能迎來人們盼望已久的春天,使中國的經濟踏上一個健康的發展軌道,實現國家富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