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上線,數據,智能;這是當前硬件產品改造的黃金法則。一款產品通過測量和記錄用戶的活動(無論是運動量還是消費記錄),能讓用戶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狀態,并且反過來幫助用戶優化這種狀態,這才是智能設備的意義。
從Nest開始家居中的環境控制開始受到關注,其實是一個讓人頗感到意外的領域。2011年Nest恒溫器推出的時候,它觸動的是一類頑固而且大家都無意去改造的剛需設備。
Nest的營銷總監MaximeVeron表示,“傳感器和它們生成的數據才是關鍵,但同時也只是一種手段。我們是要將數據變成用戶能直接利用的信息。”
恒溫控制器連接了家里最耗電的空調這個口,所以它會主打節電并不奇怪。但問題是怎么去實施呢?其實這種實現需要的條件家里都有了,就是手機和WiFi。
Honeywell的市場總監BradPaine表示智能機的普及讓設備能很方便地被遙控,同時可靠的WiFi網絡和傳感器成本降低都促進了聯網硬件的大爆發。
智能的溫控
Nest、Honeywell和其他廠商的恒溫控制器會采集用戶的使用數據,每當你調整設備時,它一點點記錄你的習慣和偏好。用戶也可以設置一個routine讓它按時按點地工作。
當然,用戶的活動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你有時外出有時提早回來,或者在家里四處走動。現在的恒溫控制器基本上都帶有距離傳感器,但你走近了它就知道你在家里。更好的辦法是直接通過手機判斷用戶的位置。
家居中的物聯
Paine表示作為家居中的恒溫控制,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怎樣為用戶創造價值?比如判斷用戶在不在家是一個層次,而當用戶在家中時如何做設備的控制優化又是另一個層次。但這類產品的問題在于部署傳感器網絡的成本高,而直接帶來的經濟收益相對小很多。
Nest的另一款產品NestProtect檢測煙霧和一氧化碳。像Nest恒溫控制器一樣,煙霧探測也是老美家居中必備的產品。所以為什么不改造一下這些產品,讓他們智能和優雅呢?
Nest的Veron表示,傳感器和數據的用戶遠遠不止這些。“一個設備多一個功能,但同時這個功能也要讓用戶著實的受益。”最后,他表示Nest能做的還遠遠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