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的戰線已經被拉長到出上天入地的規模。在智能這個概念已經充斥了生活的各個角落之后,路由器這個家庭單位中的流量關口也順勢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和很多其他智能產品一樣,面對智能路由器,我們也要發問一次,消費者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一款產品呢?
目前認為路由器有智能必要的,多半是對智能家庭有著全面暢想的業內人士或科技愛好者,而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路由器是否智能并不是那么重要。需要明確的是,路由器長期作為家庭單位中最不起眼的剛性需求之一,隨著個人上網設備的增多,也將迎來從幕后走向臺前的轉變;而隨著用戶對產品的升級需求的增加,智能路由器的市場前景也逐漸廣大起來。
路由器本身的覆蓋率極為廣闊,如果這個時候把智能的概念加入進去,并發力提升路由器本身價值和用戶體驗,可想而知將會顛覆整個行業。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用戶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和廠商自我實現道路上的重重困難。
以近期極為火熱的極路由為例,設置簡單、MicroUSB供電、高級功能模塊化、強制斷開無線設備和神乎其神的翻墻體驗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人性化賣點,也吸引了不少對這些功能有需求的消費者。但是細細觀察后可以發現,這些功能本質上還屬于微創新的范疇,并不能對路由器功能和本質進行改變。我們知道,路由器市場火爆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個人無線設備不斷增長的伴隨性需求,如果產品最終不能在硬件負載和優化上取得成績,那么僅靠微創新和一些小眾賣點,是不能夠真正讓用戶產生購買需求和購買欲的。
雖然相比較網絡工程這種復雜的接入方式,目前家用soho路由器在web界面進行配置的簡潔操作已經可以算是革命性的進步了;但家用路由歸根結底是一個大眾型設備,就目前而言,很多消費者并不會自己對路由器進行配置,而極路由之類的產品,其App端的配置操作與傳統的web方式并沒有本質差別,也就不能夠真正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而從智慧家庭和物聯網建設組成的角度去看,智能路由器面臨的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物聯網最重要的是互聯起來后各個組成功能的實現,也就是說目的是將所有產品匯聚成為一個平臺。但就目前而言,智能路由器還不能很好的成為一個家庭網絡中樞,首當其沖受到考驗的就是其產品穩定性——試想一下當家庭的各個環節被連接之后,卻因為網絡的原因造成整體癱瘓和宕機,那會是多么糟糕的事情。而就目前看來,智能路由器所主打的其他功能也不夠穩定,比如廣受好評的翻墻功能,已經是踩在了政策的紅線之上,隨時可能成為一個爛尾功能;全球加速功能,也是在前期規模不大的時候才能夠實現的,后期必定會面臨著被有關部門勒令取消和收費等結局;至于其他功能,基本就停留在預想場景之中,都不足以擔負全面的智能建設和用戶需求。
這就出現了一個斷層——傳統設備不能滿足未來需求,但新興設備又無法供應成熟體驗。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路由器,才是智能標桿下真正實用好用的狀態呢?
筆者認為,一款真正說得上好用的智能路由器,應該實現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網絡覆蓋面積增大;
2、增強網絡吞吐流量;
3、優化網絡和硬件負載;
4、有效保障產品和用戶安全;
5、操作簡單;
也就是說,其實所謂的智能路由器,重點并非在“智能”二字上,其產品的最終意義在于提升用戶體驗,將路由器的本質功能做到極致,為智慧生活的建設和實現打好基礎。而這些,現有的廠商所做的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