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制造商使用生產的三分之一的光伏組件都使用的是三方供貨商提供的太陽能電池。使用外包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原因如下:
中國光伏制造商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增加。美國終端制造商要求中國光伏組件使用非國產太陽能電池來規避關稅。
美國市場四大中國品牌的出貨量已經從今年第一季度的30MW增加到第三季度的600MW,因此已經增加了行業外包生產活動。
作為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地區,臺灣電池早上已經開始大幅提升電池生產能力,因此臺灣電池制造商還是依靠像組件生產商出口太陽能電池來向終端市場銷售。
第三方組件供貨量也在增加,很多著名的組件制造商的模式都是自產外加三方供貨。這種趨勢將在2014年持續,因為主要的組件供應商可以通過代工伙伴來提高季度生產能力。
硅到組件價值鏈主要還是買方市場,中國二級太陽能制造商除了作為一級制造上的代工伙伴外沒有其他選擇。一級制造商使用的三方太陽能電池已經從2010年的不到10%增加到今年的超過30%。
雖然過去硅片和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還是主要通過來料加工和合約制造進行的,現在也開始轉向組件生產階段。這種變化正在進行,因為它允許制造商進行投資來增加額外的場內產能。
隨著很多中國著名的光伏制造商尋求提升美國市場份額,使用三方制造商來生產硅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將在未來幾季度繼續增加。2014年增加的產能主要來自建造商的新的生產線和數量增多的代工組件訂單,以及12到18月份之前交付的提升產能的工具。
主要光伏組件制造商的意見目前正在拖延這些工資支出資本來購買集成硅錠到組件產能的決定。這些延遲反映出了行業內缺乏新訂單。
但是一些主要太陽能組件制造商將在2014年提高本公司產能。這些增加的產能是由不同技術、簡單的增加組件產能增加。組件產能的成本是最低的,并且將在6到8個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