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比亞迪雙擎雙模車型“秦”上市在即:預定量超特斯拉

時間:2013-11-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比亞迪使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雖然比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但其穩定性高,更加安全可靠,在全球及國內公共領域的車輛投放和運營中,用實際道路運行的數據說話,深圳電動出租車3年,近40萬公里,單車接近普通私家車13年的行駛里程。鐵電池可實現循環充電1萬次,使得電池壽命大于整車壽命。

作為國內電動車翹楚和領導者,比亞迪再次通過推出具有代表性的雙擎雙模車型“秦”吸引了國內外同行關注的目光。這一次,憑借先進設計理念和完整卓越的技術體系,比亞迪再次掀起新能源車一波新浪潮。

目前,比亞迪雙擎雙模車型“秦”上市在即,強勁動力百公里加速5.9秒,超強節油百公里油耗1.6升,以創新科技重新定義汽車概念。截至10月底,比亞迪已接到超過2000臺秦的訂單,已超過特斯拉的預定數量。

據了解,為了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用車需求,比亞迪在上市前廣征網友建議,通過開展“秦你來定”活動邀請網友與比亞迪一起確定最終上市車型的配置、質保以及價格,大玩個性定制。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比亞迪新能源車的研發制造,完全以消費者使用需求出發,立足于整車安全、實踐探索、潛心研發、不斷實現技術突破,真正成為消費者買得起、用得方便的新能源汽車。對公共交通及個人消費市場的逐步開拓,必將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市場容量,進一步緩解能源危機、氣候變化、環境污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亞迪重大眾市場,以責任為使命。

此外,為讓消費者感受“秦”背后文化內涵,比亞迪還舉辦了歷時24天的“尋秦記之千里尋秦”活動,吸引了200多家媒體參與其中。“尋秦”車隊從深圳出發途經湖北、山東、北京、河北、河南等地,行駛總里程逾7000公里,最終順利抵達“秦”的生產工廠—陜西西安,完成了探尋之旅。一路“尋秦”,真切體現了比亞迪秦不但純電模式滿足家庭日常上下班代步,混合動力模式跑長途也不在話下,而且充電十分方便。

一位迪粉在經歷鄭州站七十公里駕“秦”之初體驗后在試駕報告中寫道“開了七十公里的"秦",也徹徹底底讓我中了"秦"的毒。再開回我的車就發現不太適應,就好像一個中年人瞬間變成小伙子,沒過多久又變回不再年輕一樣讓人引以為憾。”

在消費者獲得高端駕駛體驗背后,“秦”先進設計理念和完備技術體系支撐功不可沒。在技術層面,對比美國特斯拉定位于高端跑車市場而言,比亞迪汽車擁有完整的能源體系,從自然吸氣、TID、綠混,到雙擎雙模、純電動,均有上市量產車型。雙驅戰略布局清晰,從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兩方面布局。燃油車領域主力產品有F3、S6、速銳、思銳等;新能源車領域采用純電動和雙擎雙模布局模式,公共交通領域推廣純電動車(e6、K9),個人用車領域推廣雙擎雙模車型(F3DM、秦)。而在高端市場,比亞迪主推騰勢品牌,即合資公司—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產品推廣。

此外,在產業鏈與技術鏈方面,特斯拉產品零部件來自日本、美國、法國、瑞士、瑞典、韓國等地的多個供應商,包括橫濱輪胎、松下電器、瞻博網絡、直覺軟件、德納公司、達索系統、博格華納、偉世通以及TEConnectivity等廠家,這些供應商涵蓋了包括輪胎、鋰電池、軟件開發和汽車變速器供應等多項領域。對比來看,比亞迪則垂直整合產業鏈,雙擎雙模六大核心技術全部自主研發:電池(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電機(電動力總成);電控(驅動電機控制器);ECU(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DCT(雙離合變速器);TCU(自動變速箱控制單元)。此外,車身、空調系統、內外飾系統也由比亞迪自主研發,整車90%以上的零部件為比亞迪自主生產。

同時,比亞迪使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雖然比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但其穩定性高,更加安全可靠,在全球及國內公共領域的車輛投放和運營中,用實際道路運行的數據說話,深圳電動出租車3年,近40萬公里,單車接近普通私家車13年的行駛里程。鐵電池可實現循環充電1萬次,使得電池壽命大于整車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采用自主研發的電機控制系統,低速時采用電機驅動,節約能耗;高速時采用發動機驅動,效率較高;通過低速用電、高速用油的方式達到“秦”的經濟性;百公里加速時采用電機與發動機共同驅動保證車輛的動力性能,百公里加速可達到5.9秒以內。而更為外界所稱道的是,比亞迪雙擎雙模車型“秦”,純電動車e6均為比亞迪自主研發設計車型。

不容置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儲能技術的支持。對此,比亞迪早有準備,已經在能源領域不斷攻堅克難,其研發的儲能電站,能在用電低谷時向電池組充電,用電高峰期時放電回饋電網,對電網進行局部錯峰調谷。靈活的移動式儲能電站可根據客戶需要定制不同產品方案。在與新能源車息息相關的太陽能電站、光伏發電等領域,比亞迪也有大量的技術儲備。

有分析稱,在王傳福精心打造“秦”的背后,比亞迪志在通過電動車技術改寫現有汽車競爭格局。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將從電池業務發展至IT行業,以微軟的創造力,垂直整合產業鏈,跨入汽車行業,成就三大夢想(光伏發電、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

狹路相逢勇者勝,究竟誰代表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已經是業內不斷討論的問題。有意見認為,比亞迪堅持正向研發,從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入手,踏踏實實練內功,才是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

對于未來,究竟誰能在新能源車領域勝出,唯有通過市場檢驗,比亞迪被寄托了太多的期待,所有消費者也都在拭目以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