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現代工業加工制造主要裝備,隨著對設備及部份零部件精度要求的提高,機床技術提升已擺在業界面前。在兩化融合大前提之下,中國機床工具市場還需進一步努力。
什么是兩化融合?兩化融合是指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成為工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信息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再相互獨立進行,不再是單方的帶動和促進關系,而是兩者在技術、產品、管理等各個層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業電子、工業軟件、工業信息服務業等新產業。兩化融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現代機床作為工業之母,在加工制造體系中居主要地位。目前,機床行業在兩化融合方面是做的比較好的一個行業,兩化融合在機床行業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兩化融合效果好產品技術含量提高
調查顯示,我國機床行業兩化融合工作已經處于綜合集成階段,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暴露出一定問題。具體而言,機床行業兩化融合呈現出四方面特點:
1、行業兩化融合就緒度情況較好。由于機床企業對兩化融合的重視程度和投入較為理想,就緒水平較高。但調查結果顯示,行業尚需加大基礎設施尤其是信息化工業設施的建設力度。
2、行業兩化融合成熟度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機床企業兩化融合的單向應用情況總體較好,研發設計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情況良好,工藝設計信息化和制造信息化水平略有欠缺。行業信息系統綜合集成已經初具規模,但仍需要進一步發揮信息系統的整合優勢。
3、產品信息化情況有所改善。產品信息化是機床企業兩化融合水平的體現,對企業綜合競爭力有直接影響,但目前行業產品信息化仍處于初級階段。
4、兩化融合水平與企業規模具有正相關性。機床行業企業的兩化融合水平與企業規模具有一定的關系,規模較大企業兩化融合的平均水平更為出色。
進步中顯產業缺陷
雖然我國機床行業兩化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存在諸多方面的不足,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
1、生產管理理念落后,制造環節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目前,我國機床行業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管理理念普遍落后,企業缺乏動力和條件發展生產制造環節的信息化,使得制造環節兩化融合水平成為機床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瓶頸。
2、綜合協同創新能力不足。根據兩化融合評估結果,機床行業企業目前信息化單項應用的情況整體較好,信息集成應用也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但信息系統之間綜合集成、協同與創新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其中,規模較小的企業由于起步較晚、基礎投入不足、管理不規范等制約因素,實現綜合集成及協同與創新更加艱難。
3、缺乏適應行業需求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是企業兩化融合建設的基礎,目前市場上缺乏較為適合機床企業的信息系統,使得兩化融合工作往往事倍功半,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4、行業標準滯后,兩化融合規范程度不足。適合機床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標準對行業企業規范、深入推行兩化融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尚沒有統一的信息化標準規范,機床行業更是缺乏適用的兩化融合標準,這導致機床企業在單項系統應用中往往采用不同的建模標準和業務流程規范,使得各系統之間數據交換、銜接和協同集成困難重重。
本土機床業壯大仍需深度融合發展
當前,我們在分析機床行業兩化融合現狀的同時,更多的需要著眼于未來發展的思路和方法。具體而言:一是機床企業應將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真正轉變成企業發展的自覺行為,制定明確、量化的發展目標,并切實加強績效考核。
二是企業在兩化深度融合過程中,要著力推動全球產業鏈、協同商務、戰略—模式—流程、深化應用ERP、云制造、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理念技術的研究和集成應用,立足于企業、企業間和產業鏈體系全方位管理的創新發展,促使我國機床行業乃至制造業朝著全球化、數字化、柔性化、精益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