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際能源署:中國成最大風電生產國或需7年

時間:2013-1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風電技術的改進以及全球能源圖景的變化,使得新版路線圖的長期目標預測值更高。風力渦輪機變得更高、更堅固和輕量化,而桅桿和葉片增長速度甚至比額定功率的增長還快,使得風力渦輪機能夠捕獲低速風力資源和產出更多的穩定電力。

前不久,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風能技術路線圖2013》(以下簡稱“新版路線圖”)指出,風力發電占到全世界發電總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2.6%上升到2050年的18%,也比2009年路線圖中提出數據高出6個百分點。進而,相應的裝機量將較當前的近300GW增長8~10倍,以實現路線圖的遠景目標,同時年投資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

新版路線圖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或2025年超過經合組織歐洲國家成為最大的風電生產國,美國屆時位列第三。到2050年風電部署將年均減排48億噸CO2,比目前歐盟的年度排放量還多,中國的貢獻額最大。

近年來,風電技術的改進以及全球能源圖景的變化,使得新版路線圖的長期目標預測值更高。風力渦輪機變得更高、更堅固和輕量化,而桅桿和葉片增長速度甚至比額定功率的增長還快,使得風力渦輪機能夠捕獲低速風力資源和產出更多的穩定電力。這也促進了在非最佳風力區域(山脊和海岸)安裝風力渦輪機和風電并網。

在越來越多的環境下,陸基風電成本已可與其他電源相競爭。在巴西等國家,風電長期售電合約價已勝過了化石燃料,因為其能夠避免化石燃料未來可能的價格上漲。目前海上風電還較為昂貴,還存在技術挑戰,但具有較大的長期潛力。

新版路線圖列出了為實現到2050年陸上風電成本降低25%、海上風電成本降低45%的目標,政府部門、工業界、研究機構等需要開展的工作。

目前,仍有一些障礙可能會延誤進展,包括融資、并網問題、許可難題以及公眾接受度等。為實現波動性風電的高占比且不會削弱系統可靠性,還需要在電網基礎設施、電力系統靈活性以及電力市場設計方面作出改進。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實現了風電占比達到15%~30%,這要歸因于風力預測的改進、電網互聯的增加、需求側響應以及儲能的應用。路線圖也確定了這些挑戰,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