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日借海上風電搞能源革命 2020年望實現100萬千瓦

時間:2013-10-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中國建成并正式投產發電的海上風電場主要有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和江蘇如東風電場,前者是我國首座、也是亞洲首座海上風電場,后者則是全國目前最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場。

日本28日稱,日本環境省在長崎縣五島列島中的椛島近海建設的巨型風力發電機當天投入測試并舉行開機儀式。該發電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機,正式測試在日本尚屬首次。該發電機高170米,形似浮標。直徑80米的風車部分立于海面上方,即使在風浪中出現傾斜也能自動恢復豎直。發電機裝機容量為2000千瓦,通過海底電纜輸送到五島市等地。

據報道,日本環境省將用兩年時間檢驗其發電效率和環境影響,爭取在2016年度投入實際使用。環境相石原伸晃稱,“海上風力發電是普及可再生能源關鍵,希望能借此邁出一大步”,他還強調要在2020年實現海上風力發電1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

海上風力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很大區別在于,海上風力強勁且持續穩定,可以實現大規模高效集中發電。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面積居世界第六,只要開辟出3公里見方的海域,就能設置100座目前正在開發的7000千瓦級大型風車,容量堪比大型火力發電站或中型核電站。如果是在海面上,日本就可以通過風車追求狹小國土難以實現的“規模經濟”。此外,日本適合固定于海底的“著床式”發電機的淺海較少,利用支柱支撐、在深海也能安裝的浮體式發電機備受期待。

日本已經在距離福島縣附近海域實施“福島浮體式海上風電場實證研究項目”,預計將于11月開始運轉。該項目帶頭人、日本丸紅公司國內電力項目部部長福田知史稱,“只要成功,就能獲得永不枯竭的龐大國產能源。”

據了解,目前,浮體式風力發電需要解決的課題是成本太高。以挪威的系統為例,綜合考慮建設費等初期費用以及年發電量,并假設與大多數陸地風力發電設備一樣可以運轉25年,其不包括維護費用在內的發電成本基本為陸地風力發電成本的4倍。

不過,推進浮體式風力發電實用化的行動正在全球展開。2007年荷蘭啟動80千瓦規模的實驗系統,2009年挪威啟動2300千瓦規模的實驗系統。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目前中國建成并正式投產發電的海上風電場主要有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和江蘇如東風電場,前者是我國首座、也是亞洲首座海上風電場,后者則是全國目前最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場。

此外,國家能源局2010年曾組織過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同年行業大會上傳出的消息則稱,中國目前已開展前期工作或擬建的海上風電項目共有24個,“但這些在建或擬建項目都進展緩慢”,林伯強說,“一切卡在成本上,企業很難積極”,目前國內投產發電的海上風電場多靠政策支持,電力輸向特定項目,沒有真正步入市場。“誰會用、如何定價,是全球發展海上風電的難題,所以海上項目在全球整體風電中所占比例很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