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藥設備行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技術水平基本上處于仿制、改進及組合階段,沒有達到創新或超過世界同類產品的水平,現階段我國制藥機械同國外制藥機械水平相比要差10~20年,造成我國制藥機械技術水平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復合人才奇缺專業教學水準偏低
制藥機械是一個特殊的專業,融制藥工藝、化工機械、制冷、自動控制、包裝機械、制造工藝、焊接、自動化控制、計算機運用等專業于一體。制藥機械研發的思路是要把這些相關專業貫穿于整個設計確認的過程,而現在從事于制藥機械研發的人員能熟練兼顧其中二三個專業的人寥寥無幾,而單一專業人才難以在研發構思中注入這些專業元素。
藥機企業競相壓價
現在部分藥機企業步入競相壓價銷售的誤區,出現了零首付、使用后再付、低于成本價銷售等情況,一些藥機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低檔配置,不能確保整機質量和售后服務差等弊端。這樣制造商急于求成或出清庫存,使用方對制造商不信任,制造商常會為討款而奔波。企業由于資金周轉失常,無法再投入新品的研發。如此循環勢必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藥機的研發沒有圍繞著藥品生產實際展開。有些制藥機械生產企業沒有真正理解制藥企業的實際生產工藝,也不管制藥廠提出的要求正確與否一味照做,這樣形成的機械從細處、深度、聯機性等要求上都存在不完善之處。
不重視小試和試驗環節
制藥機械的研發與生產有許多與小試和試驗相關的必要環節,如中藥提煉中,相關的沸騰干燥、包衣等設備,它的工藝參數設定和變化直接影響到成品的質量。而許多藥機制造商自己沒有進行小試和試驗的裝置,不能達到制藥廠提供試樣,藥機廠馬上就能試驗出工藝參數且制成成品的要求,有的藥機企業還要依托使用該產品的制藥廠去完成這一環節。如何才能解決上述問題呢?
有關專家建議,企業應積極建立達到有效規模的生產設施,全力以赴降低生產成本,抓緊成本與管理費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少研究與開發、服務推銷、廣告等方面的成本費用,使自己的成本低于競爭者。制藥機械是生產設備,用戶關心的不只是價格,更重要的是性價比,藥機企業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不能忽視質量和服務,在努力跟上國外技術發展腳步的同時,可以通過仿制國外公司的先進產品并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給國內市場,占據市場份額,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
GMP認證后,國內制藥企業數量雖然減少,但素質、生產能力和水平、產品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對制藥機械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國內藥機企業應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售前售后服務方面加強力量。藥機企業可同一些醫藥設計院、研究所合作,參與藥廠的新藥開發、工藝改進工作,通過加強對設備的定期維護和對客戶的培訓等來贏得更多的客戶。同時,藥機企業要善于抓住市場的差異化機會,加大技術力量研制開發適合中藥制造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