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力發展,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社會行業對于安全方面的逐漸重視,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逐漸替代人進行了很多工業領域的工作,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工業機器人時代正在迎來自己的春天。
機床企業也開始將機器人引入機床
機器人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制造業在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對于設備組成部件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密性、表面質量等。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如航天、通信等。下游市場技術需求的轉變,對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如果數控機床的技術發展能夠適應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則能夠起到推進作用,反之則會制約其發展。
目前,國內大部分機床企業大都關心如何將企業做大。動輒是幾千人、上萬人的規模。而國外企業則更多追求技術的領先,即讓自己的產品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制造中不可或缺。目前中國機床企業的競爭機制主要是靠價格和數量取勝,缺乏核心技術。隨著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企業的利潤會越來越薄。因此競爭機制亟待轉變。
工業機器人關鍵應用在于運動控制,而運動控制則是保證機床精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機床制造與機器人制造技術關聯度非常大。因此,近年來機床企業介入工業機器人制造的熱情愈發高漲。
不僅是數控系統制造企業,機床整機企業對機器人領域也是非常青睞。國內機床銷售額第一的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也表示,沈陽集團有研制飛陽數控系統的經驗,正準備切入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開發工業機器人產品。
可見,不論是引進國外機器人還是開發國內工業機器人,聰明的企業家都已瞄準了它與機床行業融合的廣闊前景!
人才培養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唐志敏表示,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機器人產業必將迎來爆炸式的增長,同時新的產業將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目前,爭奪機器人項目落戶已經成為各地新興制造業掰手腕的較量。國內制造業出于從人力成本倒逼和自動化生產轉型的需求,讓工業機器人產業進入爆發式增長時期,重慶、天津、昆山、青島、沈陽、中山等地機器人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崛起。
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結構性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今年國辦下發的關于高校畢業生的文件明確提出了充分發揮戰略型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對高校畢業生的拉動作用,這其中也包括了智能物聯網和機器人產業。
新產業究竟可以帶給多少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機會呢?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事情,可以相信在目前社會越來越重視自動化發展的時代,人才培養科研力量肯定是社會上最值得投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