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車為對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車為節點的信息系統,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發展方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是將現代通信技術、網絡傳感技術、云端和移動計算技術、智能終端和車路協同技術等整合在一起共同促進交通網絡建設。
2013年8月30日,美國科技專業人員組織IEEE的科學家預言:到2025年,道路上60%的汽車將會聯網;到2040年,75%的汽車將實現無人駕駛。西班牙電信旗下數字業務部門高管也撰文稱,互聯網連接將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這將是汽車行業發展100多年來經歷的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的變革。
我們早已熟練使用的GPS,其實只是汽車聯網的第一步。當一個完善的汽車運行智能監控系統建立起來,“無人駕駛”的汽車時代就離我們不遠了。每部汽車都會成為“大黃蜂”。
物聯網時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車為對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車為節點的信息系統,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發展方向,也是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是將現代通信技術、網絡傳感技術、云端和移動計算技術、智能終端和車路協同技術、智能時空網絡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應用于整個交通管理體系,實現人車路更加全面的感知、更深度和更靈活的信息共享,對交通流實施動態監管和網絡化智能控制,從而建立起一種和諧、平安、高效的節能環境,實現不堵車、不撞車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而這也將為將來的無人駕駛汽車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而“車聯網”系統,是指利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道路和交通進行全面感知,實現多個系統間大范圍、大容量數據的交互,對每一輛汽車進行交通全程控制,對每一條道路進行交通全時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為主的網絡與應用。
車輛運行監控系統長久以來都是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領域。
從網絡角度看,該系統有“端、管、云”三層體系。“端”是指汽車的智能傳感器,負責采集與獲取車輛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車狀態與環境,包括車內通信、車間通信、車網通信等泛在通信終端;同時還讓汽車具備IOV網絡可信標識等設備;“管”是指解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網、車與人等的互聯、互通,實現多種異構網絡之間的通信與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實時性、可服務性與網絡泛在性;“云”則是一個“云架構”的車輛運行信息平臺。因為需要包含了物流、汽修汽配與租賃、緊急救援、移動互聯網等多源海量信息的匯聚,這個平臺也需要虛擬化、安全認證、實時交互、海量存儲等“云計算”功能。
該系統的發展,當下主要還是通過傳感器技術、無線傳輸技術、海量數據處理技術、數據整合技術等相輔相成地配合實現。如Android、iPhone等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平板機等智能移動終端用戶,已得到了一些相當便捷的應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