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正式對外發布《關于調整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除四川、云南兩省未調整,其余省(區、市)燃煤發電企業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平均下調1.4分/度,這將對火電企業短期業績造成利空。
實際上,早在上個月25日,相關電價調整已經開始執行。此次全國大部分地區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下調,可以看作是火電企業的利空出盡。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電價下調,是為補充環保電價來源,并非煤電聯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年底前煤炭價格波動較大,火電上網電價仍不排除有聯動可能。
另一方面,《通知》對脫硝和環保除塵達標的燃煤發電企業電價補貼上調0.4分/千瓦時。電力行業專家認為,此次電價調整令國內環保電價體系形成,將加速推進火電生產清潔化,與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保持一致。
火電利空出盡
國家發改委15日公布通知,對部分發電企業上網電價進行調整。通知決定降低有關省(區、市)燃煤發電企業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各地未執行標桿電價的統調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同步下調,適當降低跨省、跨區域送電價格標準。根據通知附表,此次火電上網電價下調幅度最大的是上海、江蘇和浙江三地,下調幅度為2.5分/千瓦時。
在火電上網電價下調的同時,發改委對脫硝達標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每千瓦時提高1分錢;對采用新技術進行除塵、煙塵排放濃度低于30mg/m3(重點地區低于20mg/m3),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每千瓦時提高0.2分錢。
通知指出,將適當疏導部分地區燃氣發電價格矛盾,提高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海南、河南、湖北、寧夏等省(區、市)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用于解決因存量天然氣價格調整而增加的發電成本,具體調價標準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此外,向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用電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西藏、新疆除外),上述調整自9月25日起執行。
這次上網電價下調幅度超出了市場預期。”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葉旭晨表示,以2012年火電平均2.2分的度電利潤為基準,此次上網電價調整對行業盈利影響巨大。調整后火電行業全年凈利潤將從1200億元下降至1000億元。
華銀電力近日公告顯示,自今年9月25日起,湖南省上網電價下調1.35分/千瓦時。本次下調電價將對第四季度負面影響約3000萬元,而且以后每年可能受損1.2億元。
東莞證券研究員饒志預計,此次下調上網電價不影響電力企業2013年的收入和利潤,主要影響2014年的收入和利潤。整體看,按照2013年的數據預測,此次下調電價將使得火電行業2014年收入下降5%左右,凈利潤下降約18%。
從二級市場角度而言,此次電價調整雖對火電企業形成一定程度利空,但最終調價落地,實際上是利空出盡。而燃氣發電類在經歷了天然氣價格調整帶來的成本壓力后,上網電價獲得一定程度上調。
“調價對火電企業利潤構成負面影響,但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相對有利。”葉旭晨表示,截至2012年末,可再生能源資金缺口超過200億元。近期,國家發改委將標準從0.8分/千瓦時提到1.5分/千瓦時,雖略低于此前1.6分/千瓦時的市場預期,但按照2012年底的用電需求測算,將帶來約300億元的資金增量,擴大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規模,利好可再生能源發電運營商。
“此次電價調整更偏重環境治理意義。”電力行業專家表示,截至2011年底,火電行業虧損規模在2000億元左右。即便近兩年盈利水平明顯好轉仍難補歷史舊賬。此時下調上網電價,顯示出政府加快推進能源結構改革的決心。
而從調整的環保電價補貼來看,有業內專家表示,此次除塵為首次提出給予補償,標志著由脫硫、脫硝、除塵為主要內容的火電環保電價體系基本形成。
根據2012年火電發電量測算,提高除塵和脫硝補貼標準后,補貼規模在156億元左右。基于目前脫硫改造已完成90%,而截至去年底脫硝改造完成比例僅為27%,除塵設施改造尚未呈現規模化,現階段政策的環保意義重于對電力行業本身的意義。
另據透露,2014年7月1日前,六大發電集團公司所屬燃煤發電企業將全面實現污染物排放達到新的排放標準,意味著今年至明年上年半年,燃煤電廠脫硝改造將迎來一波高峰,相關環保設備供應商有望收獲大量訂單。
實際上,上個月30日,發改委在《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脫硝電價補償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分錢,并開征每千瓦時2分錢的電價補償,上述調整自本月25日起執行。
根據有關規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征收來自于銷售電價,但由于8月底的通知中規定銷售電價不變,因此9月25日多增加的針對發電企業的補貼,必須由電網墊付。此次下調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但銷售電價不作調整,中間增加的利潤空間,就將用于上述墊付資金來源。
這一點,在發改委8月底下發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在保持現有銷售電價總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主要利用電煤價格下降騰出的電價空間解決上述電價調整資金來源。各省(區、市)具體電價調整方案,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研究擬訂,并于9月10日前上報發改委審批。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下調火電上網電價主要是以擴充可再生能源名義而非煤電聯動名義,籌措資金來源為下調燃煤機組上網電價。
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整火電上網電價并非煤電聯動,這意味著到今年底明年初煤電聯動周期一到,根據電煤價格的波動幅度,火電上網電價有可能再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屆時銷售電價也可能再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