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生產制造、銷售、進出口貿易、投資為一體的大型傳感器企業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曾經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由于1999年因經營不利而賣殼。現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門類最全、系統集成能力最強的綜合性自動化儀表制造企業,榮獲中國電子信息100強、中國機械工業100強、中國電氣工業100強、重慶工業50強。近日該公司總經理吳朋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重慶川儀年內將在上交所主板重新上市,現在雖然上市公司要排隊上市,但重慶川儀排名靠前。
據統計,重慶川儀去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00億元,其中來自儀器儀表板塊的銷售額額超過60億,在中國儀器儀表同行業中連續十一年經濟規模列第一位,主要生產壓力傳感器。同時該公司經理還表示正因為公司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業績原因,如果一切順利,重慶川儀年內將在上交所重新上市。公司希望2015年來自于自動化儀器儀表板塊的收入達到100億元。產業形態將由“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形成批量的工程應用解決方案,實現增值服務收入比重20%以上。將“三大能力”即支持發展的技術創新能力,適應經營國際化的生產制造能力,滿足國家重點工程需要的系統集成能力和工程總包能力。
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公司還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一些重大的煤制油、污水處理、電站工程項目和中國發電廠規模的不斷擴大,都將是川儀下一步發展的機遇。重慶川儀的未來戰略發展規劃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面對流程工業的傳感器及高端智能化儀器儀表及成套裝置,實現市場化并替代進口,將對高精度硅基壓力器、差壓檢驗傳感器、變送電、高性能超聲波、高參數智能控制閥等產品進行重點發展。其次,面向環保領域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裝備,主要是面向工業污水和城鄉生活污水綜合治理、大氣監測及延期排放監測等市場。主要發展產品包括在線氣體、水質成分監測傳傳感器及智能分析儀器等。另外,重慶川儀還會在面向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輕軌等領域智能裝備進行發展,主要發展產品包括軌道交通戰場系統,站場安全門、屏蔽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