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分析指出,對于中國廠商來說,歐洲長期看來還是重要市場,盡管面臨高額懲罰關稅,中國廠商仍要在市場維持一定的能見度。因此在降低成本與避免關稅的壓力下,已有多家廠商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尋找代工廠,廠商的成本會盡可能貼近最低價$0.679/W。
由于這樣的價格實現難度較高,考慮目前市場的普遍主流價格加上運費及其他額外費后,預期中國制電池片在歐洲加工組成組件后成本約達到$0.75~0.83/W。因此臺灣廠商如要從中保有成本競爭力,會將價格貼往最低的$0.75/W組件成本。
藉由不同組件代工廠的成本回推,臺廠價格可能落在$0.41~0.47/W。以目前臺灣的組件代工成本推估,臺廠有空間將電池價格漲至$0.44~0.47/W。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遭遇“夾心層”尷尬處境 LED臺企遭遇滑鐵盧??
一度令LED臺企想要轟轟烈烈大干一番的大陸戰地,是否就由“金蛋”變成了“地雷”,這顆雷會不會被踩響?LED臺企會不會在大陸陣地中遭遇滑鐵盧?為此,我們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