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電子制造業或將迎來機器人革命

時間:2013-09-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使得電子企業將把一些制造任務帶回美國的希望升溫。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即便自動化變得相對簡單,電子集裝很可能會繼續留在中國,因為較大規模的部件供應鏈仍在中國。

電子工廠經理人指出,鑒于工資不斷攀升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機器人工人取代人類的那一天越來越近。據悉,新一輪的行業機器人正在研發過程中,其中包括擁有視覺、觸覺、甚至是學習能力的高端人形機器人,也有低成本的簡易機器人。

一些企業高管聲稱,未來五年內,這些技術將會改變中國工廠的運作模式,同時還會彌補因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從事體力勞動而產生的勞動力不足。

當然,摩拳擦掌準備借力此次電子制造業革命的并非只有傳統機器人制造商,比如說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企業ABB集團和德國自動機械生產商庫卡。亞洲電子供應商,諸如臺達電子和富士康科技集團,也在努力尋求打造更好的機器人。此外,一些規模較小的自動機械企業,比如丹麥的UniversalRoboticsA/S,也在躍躍欲試。

不過,一些高管對此持謹慎態度。在他們看來,中國的自動化轉變很可能會花費數年的時間,而且將會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包括先進機器人的高價格、持續存在的技術限制、以及靈活性的缺乏。

臺灣廣達電腦集團公司副總裁TimLi指出,“如果你的訂單減少,你可以解雇工人,但是你卻沒辦法解雇機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臺達電子是機器人制造領域的“新人”。據了解,該電子供應商一直為蘋果等知名公司制造電源適配器。不過,2012年,該公司開始啟動更加有雄心壯志的項目:生產可以取代電子工廠人類勞動力的廉價機器人。

臺達首席執行官海英俊在接受采訪時說,“很明顯,自動化是中國未來的趨勢。但是,問題在于如何拉低機器人的成本。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在制造機器人的過程中,三分之二的部件是我們自己制造的。”

臺達目前正在測試一種獨臂、擁有四個接點的機器人。此種機器人能夠移動物體、組裝部件和完成簡單的工作任務。臺達希望,到2016年,此種機器人能夠上市,售價1萬美元左右,(成本不足當前主流機器人的一半)。

毫無疑問,這種機器人的價格要比工人的薪水便宜。要知道,機器人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

臺達相信自己能夠通過成本優勢實現低價格目標。

不過,實事求是地講,絕大多數機器人要比工廠工人的成本昂貴很多,但隨著工人工資的不斷攀升,這種成本差距正在不斷收窄。

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使得電子企業將把一些制造任務帶回美國的希望升溫。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即便自動化變得相對簡單,電子集裝很可能會繼續留在中國,因為較大規模的部件供應鏈仍在中國。

當然,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人工仍比機器人便宜很多。此外,單就某些工作任務而言,人工操作更加便捷,因為機器人操作還涉及到改編程序,這也是中國自動化進程需要克服的阻礙。

不管怎樣,中國自動化進程對于機器人制造商來說是巨大的機遇。庫卡首席執行官提爾·路透指出,“我們20%的業務在中國,而且我們看到了這些業務正在不斷增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