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新能源持續推廣 光伏未來走向如何

時間:2013-09-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光伏產業已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但當前受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等影響,目前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且光伏發電的收回成本周期很長,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了許多人對此持有觀望態度。

我國光伏產業已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但當前受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等影響,目前出現生產經營困難,201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運行情況指出,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上升和成本下降,企業經營狀況得到較大改觀,但還是有相當部份企業面臨出局,行業進入整合兼并時代。

太陽能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不僅僅可以解決能源危機,還可以防止火電污染環境,也有利于防止資源浪費。我國光伏產業已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但當前受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等影響,目前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且光伏發電的收回成本周期很長,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了許多人對此持有觀望態度。盡管關注的人不少,但真正落實來做的人,卻并不多,很難形成有效收益的發展。

早在去年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的《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提到,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允許富余電力上網,電網企業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以及接入公共電網的接網工程全部由電網企業投資;今年2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又向社會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承諾為包括光伏發電、風電等所有類型分布式電源項目接入系統工程建設開辟綠色通道,免費接入電網并全額收購電力。

以此激勵越來越多的家庭光伏項目加入光伏發電大軍;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必須支持光伏產業走出困境并健康發展”,“著力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的要求。我國光伏市場在之前幾年得到飛速發展,從而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而隨著光伏“雙反”的糾紛,以及多晶硅“雙反”進入后期以后,整個產業競爭的環境劇烈的變化。應該來講,全球的多晶硅產能總體是過剩的,這里面列了前四大硅料廠,這塊的總體產能基本滿足全球大部分的光伏原料需求。另外一個就是整個多晶硅行業加速的優勝劣汰,這塊主要是以成本來結算服務。多晶硅的經營環境惡化,目前得到一些改善,整體的市場,多晶硅受到光伏的擠壓,到現在為止,整個光伏下游已經在復蘇了,但是多晶硅還是處在全行業的虧損狀態,是全球的、全行業的虧損狀態,包括四大企業都還是虧損的。中國作為新興的多晶硅市場受到一些不公平競爭環境的擠壓,國外這塊的傾銷,另外在國內的環境也不一樣。很多企業目前的毛利率很高,十幾、二十,但是最終的凈利潤還是負的。為什么呢?還有很大塊,原料這塊,有很多40美金到60美金,每個季度都在發生。

“美國、歐盟及我國本土這三大市場占據全球市場總額約70%。”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說,“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施行,是我國光伏產業市場環境變化中最后一只落地的靴子。至此,我國光伏產業再沒有市場端的重大不確定性因素。”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處王世江對記者說:“當下的情況是,美國對我國的電池片征收雙反懲罰性稅收,所以采用第三方電池片后,我國光伏組件仍在對美出口;歐盟市場價格承諾之下,我國光伏組件將更多追求高性能與優良的售后服務;國內本土市場則是通過大規模擴張有力彌補了歐美兩大市場的損失。”

“這三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光伏組件核心器件電池片環節受到的壓力最深重,美國市場已被迫拱手讓人,歐盟市場更考驗光電轉換率與使用壽命等技術性能,國內本土市場的政策導向在追求高效電池片。”王世江說。

與此同時,工信部不久前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運行情況指出,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上升和成本下降,企業經營狀況得到較大改觀,部分企業毛利率轉正,個別骨干企業毛利已達約10%,預計到2013年年底扭虧為盈的公司將進一步擴大。

但對于多晶硅細分領域,分析指出,由于國內及亞太新興市場需求的逐步增長,目前光伏全行業景氣度已筑底回暖。不過,由于產業鏈傳導效應存在滯后,這股暖流暫時還未傳導到最上游的多晶硅環節。此外,國內多晶硅行業受到嚴重產能過剩及美韓進口多晶硅傾銷的雙重夾擊,企業開工率不足10%。兩大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多晶硅企業上半年業績持續低迷。

上述報告指出,上半年我國在產多晶硅企業僅8家,近80%多晶硅企業停產,這些停產時間過長、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

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相關分析師表示,長期停產的多晶硅企業,生產系統容易銹蝕,恢復生產的技術和資金難度大大增加,生產系統甚至有報廢的危險。這一因素將直接導致一些中小企業撐不下去而不得不退出這一行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