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當前國內傳感器產業向微型化、集成化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我國IC與MEMS技術產業鏈能力不足,不論是在傳感器技術素質、生產能力還是在生產規模方面與國際先進技術相比差距都比較大。就傳感器產品來說,盡管單項產品技術較強,但總體上還存在可靠性不高、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研究欠缺、產品性能和功能落后、產品技術更新周期長、針對應用要求自下而上設計較少等方面的基礎問題。我國傳感器的科研開發水平約落后發達國家5~10年,生產技術約落后10~15年。
從國家經濟結構布局考慮,應著重于全IC與傳感器產業鏈的系統推進,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傳感器行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為行業自主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使傳感器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鼓勵跨行業的聯合經營模式,支持完成一批高精度智能傳感器的自主設計、開發及產業化建設;組織各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解決傳感器主干產品智能化、網絡化的關鍵問題,在技術上突破封鎖,在智能傳感器上以自主創新技術為主,在下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中步入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