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低壓電器市場發展迅猛。在2012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高等不利形勢下,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仍然取得了產量增長10%,我國民營企業缺乏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與技術積累薄弱導致在新品研發上處于落后地位。
2012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利潤總額約44億元,同比增長7.32%;進出口貿易總額55.09億美元,同比增長5.33%。就現代電力企業來說,已廣泛采用電子計算機監控系統。現代電企對與之相配套的低壓斷路器也提出了高性能、智能化的要求,并要求產品具有保護、監測、試驗、自診斷、顯示等功能,因此,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要和制造型企業保持一致,低壓電器產品向系統智能化方向發展是大趨勢,技術需求則不斷向智能電網用戶端、電動汽車、微電網方向拓展。但事實上,企業更希望解決的是一些與實際相關的問題,讓低壓電器產品得到真正的應用。
近年來,國內低壓電器市場發展迅猛。在2012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高等不利形勢下,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仍然取得了產量增長10%,行業總產值增長15%的可觀發展,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四年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總產值將達400億元。
開發適應終端市場的智能化低壓電器產品對于國內低壓電器制造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隨著我國智能電網與新能源建設工程的不斷推進,低壓電器市場也隨著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大,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目前,智能電網進入建設重要時期,中國城鎮化建設正快速進行,城鄉配電網的智能化建設也將全面展開,智能電網及智能成套設備、智能配電、控制體系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我國民營企業缺乏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如何通過資金融通和資本經營來加速企業的發展就成為當前民營企業面對的重要題目,這對資金密集型的制造業企業而言尤為顯著,這一現狀受歷史原因、金融體系體例和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低壓電器行業中大部門企業為民營企業,資金缺乏已成為低壓電器行業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國內低壓電器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第一企業規模偏小,且數量過多。目前我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中,年銷售收入和總資產均在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有幾十家,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導致企業缺乏規模經濟和競爭力;而且,我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由建國初期的600多家,發展到現今的幾千家,企業數量過多,導致經濟資源過于分散,缺乏效率。
第二區域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嚴重。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由于盲目上項目、鋪攤子,地區產業趨同化現象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品生產過剩,能源、原材料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低下以及地區保護、惡性競爭等后果。
可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和國際先進的大型制造商相比,在整體的技術與生產水平方面都相差較大,特別是隨著市場需求的升級,市場緊缺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高附加值產品將繼續受到青睞,這也將考驗著國內企業的技術升級能力,研發高端電氣產品,成為國內電氣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成功要素。
那么未來低壓電器產品發展趨勢又是怎樣呢?下面三點就作出了一定解答。
低壓電器產品智能化。在現代化電站和工礦企業中,已廣泛采用電子計算機監控系統,對與之相配套的低壓斷路器提出了高性能、智能化的要求,并要求產品具有保護、監測、試驗、自診斷、顯示等功能。
產品電子化。在現代化企業中,采用PC控制系統代替由電氣—機械元件組成的系統,已是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主流。該系統要求電器產品具有高可靠性、高抗干擾性,還要求觸點能可靠接通低電壓、弱電流,觸頭斷開時的電弧不能干擾電子電路的正常運行。
產品組合化、模塊化。將不同功能的模塊按不同的需求組合成模塊化組合電器,是當今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方向。在接觸器的本體上加裝輔助觸頭組件、延時組件、自鎖組件、接口組件、機械連鎖組件及浪涌電壓組件等,可以適應不同場合的要求,從而擴大產品適用范圍,簡化生產工藝,方便用戶安裝、使用與維修。與此同時,還將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