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別讓頂著“中國制造”的光伏成為“不定時炸彈”

時間:2013-09-1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中國現有的光伏制造企業中,大部分都缺乏技術創新。老板們寧愿投資數億或數十億購買進口設備,也不愿用幾百萬去進行技術研發,而是一味地擴大產能。甚難想象,這種不靠“質量”靠“數量”的思維,如何能使中國光伏制造業屹立不敗。

在分布式光伏備受推崇的當下,光伏自燃事故頻發也給消費者帶來恐慌——本該給人舒適生活的光伏發電設備,說不定哪天就會變成頭頂上的一枚“炸彈”。

光伏產業鏈主要由硅提純、硅錠/硅片生產、光伏電池制作、光伏電池組件制作、應用系統五個部分組成。整個產業鏈從上游硅提取到下游應用,技術門檻依次降低,相反,企業數量卻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組件頻繁自燃背后的共同點卻是:大部分組件“madeinchina”。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中國作為光伏制造大國到底還能撐多久?

不久前,中新天津生態城服務中心的屋頂電站項目發生火情。當地消防初步確認,起火原因為天氣過熱引發樓頂防水層和光伏電池組件的自燃。而在此之前,德國慕尼黑某光伏發電站的太陽能組件同樣也發生了自燃事故。

光伏“質量門”的確應該給中國制造業敲響警鐘。目前,中國光伏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可這光環的背后卻是產業鏈發展不協調、整體技術薄弱,大部分企業都存有投機行為,只為追求短期效益而鮮有長遠考慮。

然而,在中國現有的光伏制造企業中,大部分都缺乏技術創新。老板們寧愿投資數億或數十億購買進口設備,也不愿用幾百萬去進行技術研發,而是一味地擴大產能。甚難想象,這種不靠“質量”靠“數量”的思維,如何能使中國光伏制造業屹立不敗。

另外,有業內人士稱,國內許多光伏項目為了趕工期,相關產品粗制濫造后就匆忙上馬。光伏相關設備自動化程度都很高,就算安裝到位也需要一定的調試周期。但目前很多設備還沒運到就先并網,再加上設備驗收時質量控制、技術把關都不嚴,導致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對于這一現狀,業界專家紛紛建言:我國政府及光伏制造業必須居安思危,國家也應該大力扶持光伏的技術研發,提高光伏組件的質量。

日前,工信部組織起草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根據規定,國家將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

另外,征求意見稿還對光伏行業中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制造領域的項目設立、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具體規定。同時,還規定光伏制造企業每年用于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得低于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于1000萬元。

不過,此份征求意見稿要想徹底改變中國光伏制造業現狀,目前來說還不太現實。但是,從企業未達到“征求意見稿”要求就會在金融、稅收、補貼等方面受到限制的角度看,意見稿或許能夠成為助推光伏制造業大浪淘沙、扶持優質企業、提高光伏組件質量的一劑良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