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網分為兩種形式,即聯網型微電網和獨立型微電網。聯網型微電網具有并網和獨立兩種運行模式。在并網工作模式下,它一般與中、低壓配電網并網運行,互為支撐,實現能量的雙向交換。在外部電網故障情況下,可轉為獨立運行模式,繼續為微電網內重要負荷供電,提高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通過采取先進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手段,可保證微電網高電能質量供電,也可以實現兩種運行模式的無縫切換。
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副教授 郭力
獨立型微電網不和常規電網相連接,利用自身的分布式能源滿足微電網內負荷的需求。當網內存在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時,常常需要配置儲能系統以保持電源與負荷間的功率平衡,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這類微電網更加適合在海島、邊遠地區等地為用戶供電。
并網型微電網能夠靈活地實現切換,才能發揮其優勢,而獨立型微電網必須能夠長期獨立穩定運行。微網運行方式、負荷的多樣性,增加了協調控制的困難。
與大電網相比,微電網中負荷波動對電源輸出影響更大,且微電網的運行狀態多變,要求狀態轉換時無縫切換,因此微電網更關注電能質量、經濟性等問題。
未來,微電網將成為綜合能源系統,向結構多樣化、控制智能化、概念擴大化、功能復雜化等方向發展。其中控制智能化就是要實現能量互補控制、電源即插即用控制以及電能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