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產品專利成關鍵 國外專利“緊扼”咽喉

時間:2013-09-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要提升國產LED熒光粉的市場占有率,不僅要在現有熒光粉體系上進行努力,而且要進一步加快新型熒光粉的開發,并取得自主知識產權,這樣才可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進而進一步保障我國LED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長壽命、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在綠色照明和信息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芯片和熒光粉兩種,缺一不可。

盡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采用熒光粉結合藍光LED芯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因此,熒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熒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最好,然而由于該熒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熒光粉制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

這種藍光芯片黃粉產品作為照明光源時,在視覺感覺上過分陰冷;作為液晶背光源時,顯示色域窄,全彩效果不好。采用藍光芯片黃粉紅粉制作的白光LED器件的顯示指數雖有大幅度提高,但是若要獲得更高的顯示指數,還必須加入綠色熒光粉。

在LED熒光粉開發過程中,硫化物、硫氧化物、鎢鉬酸鹽、鍺酸鹽、砷酸鹽、鈧硅酸鹽等都曾被開發和嘗試應用,但因這些體系的熒光粉各自存在穩定性差、激發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點,均未被廣泛應用。

目前,鋁酸釔黃粉以其高光效以及優良的結構和化學穩定性仍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氮化物和氮氧化物熒光粉以其獨特的結構、優異的發光性能和穩定性能成為目前白光LED紅色和綠色熒光粉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重點。

由于我國專門、系統開展對LED熒光粉的研制開發起步較晚,國外在LED熒光粉專利方面占據了有利地位。如具有石榴石結構的鋁酸釔熒光粉是較為傳統的熒光粉材料,因其超短余輝特性,在20世紀60年代曾被廣泛用于飛點掃描儀,因而該熒光粉本身并不存在專利問題。

而1997年,日亞采用GaN芯片搭配該熒光粉獲得白光并申請了專利。再如在液晶背光源白光LED中普遍使用的硅酸鹽體系材料在早期被廣泛用做長余輝材料,但后來在LED用硅酸鹽熒光粉專利布局方面,國外又走在了前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的有研稀土和大連路明分別在鋁酸鹽黃粉、硅酸鹽綠粉方面初步突破了國外的專利限制,產品質量也基本與國外水平相當。

氮化物/氮氧化物熒光粉因具有激發和發射范圍寬、發光效率高、化學和熱穩定性好等優點,作為LED紅色和綠色熒光粉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在氮化物/氮氧化物體系專利方面,日本三菱化學等國外企業占據了優勢,而有研稀土等單位對氮化物/氮氧化物熒光粉的組成、制備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也申請了一系列專利。

關注質量而非價格

與節能燈用三基色熒光粉不同,LED熒光粉有其獨特性。一是LED熒光粉僅占白光LED器件成本的1%~2%,LED封裝廠家首先關注的是產品質量,而非價格,因而LED熒光粉市場上只有一流產品能生存;二是LED芯片和封裝技術在不斷進步,同時要求熒光粉性能相應持續進步和變革,只有具有深厚研發積累和較強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生存;三是目前中國LED產品大部分是出口而非內銷,對熒光粉有專利方面的要求,沒有專利的熒光粉很難進入市場。

基于上述原因,盡管國內目前聲稱可以生產LED熒光粉的廠家不下20家,除有研稀土等少數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外,白光LED熒光粉的市場卻基本為日本根本化學(市場品牌為臺灣弘大)和美國英特美所占領,國產白光LED熒光粉的市場占有率不到20%。近年來,日本三菱化學借助氮化物紅粉的優勢也在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并且最近又宣布在西安投資設廠生產LED熒光粉。

有研稀土從事熒光粉的研發已有40多年的歷史,從事LED熒光粉的研發也有10多年的歷史,已在鋁酸鹽、硅酸鹽、鋁硅酸鹽、氮化物等熒光粉體系及相關LED器件方面申請了30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和10多項外國發明專利,已有10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和5項美國等外國的發明專利獲得了授權。通過專利的實施許可,保障了國內許多封裝大廠的出口權益。

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要提升國產LED熒光粉的市場占有率,不僅要在現有熒光粉體系上進行努力,而且要進一步加快新型熒光粉的開發,并取得自主知識產權,這樣才可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進而進一步保障我國LED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