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來申請科技項目,獲得扶持資金最多不過幾百萬元,與省科學院合作后,今年成功申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項目,國家撥付經費高達4000萬元,聯手攻關尖端數控技術。正是看到當地企業借力發展的可喜勢頭,棗莊市與省科學院今天續簽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威達重工是在原滕州市第一機床廠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專業機床制造企業。總經理呂慧彬說,這次與省科學院計算中心聯合申報的2014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立式加工中心批量配套國產數控系統應用工程”課題,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鼓勵項目,已通過國家工信部組織的戰略評審、技術評審,以及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門聯合財務預算審核,項目總投入達到1.2億元。
“關鍵是開闊思路”,呂慧彬說,企業的優勢在于能夠從市場上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但要想滿足這些需求、將之打造成企業的競爭力,很多時候單憑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國內數控機床與國外的最大差距,就是數控系統和機床的穩定性。但“穩定性”是個很難檢測的指標。去年5月,在省科學院與棗莊市開始全面科技合作的框架下,呂慧彬接觸到了省科學院計算中心。該中心具有云計算中心、超算中心等資源,其長項正是大數據的分析處理。雙方思維碰撞下,一個跨領域的合作構想就此成形: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跟蹤國際上最前沿的數控系統遠程監控技術,就能夠把這個“檻兒”跨過去。
這一課題得到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認可。其實施不僅能夠提升數控機床制造、測試等方面的能力,還將服務于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拉近與先進制造國家的距離,并帶動該領域產業技術升級。這一課題的開展,也是對今后數字化工廠、無人化工廠的技術探索。
省科學院與棗莊市開展合作一年來,雙方開展技術對接交流活動8次,企業與專家自主對接200余次,100余名專家參與其中。該院張永剛博士到棗莊市科技局掛職副局長,重點負責雙方科技合作。目前,首批合作的企業、項目等已初見成效,除了威達重工,山東豪利集團與省科學院生物所合作開發、填補國內空白的石榴籽油膠囊等也即將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