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優勝劣汰 兩岸LED產業靠實力說話

時間:2013-09-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因中國大陸LED廠崛起而引發的市場過度競爭、產能供過于求、產品價格劇烈跌價等挑戰也反撲中國LED產業,尤其今年在銀行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許多中小型業者也出現倒閉潮。

雖然今年LED產業需求持續成長,但LED廠營運表現呈現分歧,兩岸LED小廠紛紛掀起倒閉潮,如臺灣地區的奇力光電、晶發光電等,而中國大陸則有雄記照明、雷星光電等,而大廠則是趁此機會展開整并動作,其中,臺灣的晶電、隆達、億光等廠皆有并購動作,中國三安光電、德豪潤達也是動作頻頻,兩岸LED產業往大者恒大的發展趨勢明顯。

今年以來,兩岸LED小廠紛紛傳出經營不善消息,甚至出現倒閉潮。臺灣部分,繼LED照明廠誠加、太一、琉明等業者在今年內陸續撤銷興柜及公開發行后,擁有兩大富爸爸群創及奇美實業當股東的奇力光電及力晶集團的晶發光電于7~8月間陸續宣告倒閉,回顧當年這兩家業者及晶電集團被市場賦予撐起南科LED聚落厚望,今年卻因不敵中國晶粒廠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而接連倒閉,令市場不勝唏噓。

因中國大陸LED廠崛起而引發的市場過度競爭、產能供過于求、產品價格劇烈跌價等挑戰也反撲中國LED產業,尤其今年在銀行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許多中小型業者也出現倒閉潮,今年于華東及華南地區已有上百家LED業者倒閉,如雄記照明、深圳億光(非臺灣億光)、雷星光電等。

雖然兩岸小廠掀起倒閉潮,但不少大廠卻趁此機會進行并購、整合等動作,兩岸LED產業往大者恒大的發展趨勢明顯。晶電與隆達分別于去年底及今年初完成并購廣鎵及威力盟,億光則日前收購德國燈具廠WOFILeuchtenGmbH,其中,晶電及隆達的并購效益已經于財報上開始顯現,晶電第2季見到由虧轉盈,隆達上半年獲利居于LED廠榜眼,僅次于雷笛克,瑞信證券也因此出具報告表明看佳的態度,而億光也透過收購WOFI來達到擴大照明通路布局,花旗證券也給予億光買進評等。

中國市場部分,中國三安光電則是在今年內完成收購美國流明及璨圓入股案,美國流明主要產品為大功率晶片,在全球擁有151項專利,范圍囊擴LED晶片、封裝段、系統與應用端等,而三安光電成為璨圓最大股東后,兩家業者MOCVD機臺共達277臺,與晶電約300臺的距離快速拉近。

德豪潤達為中國一條龍LED大廠,去年底該公司透過增持雷士照明股權至20.24%,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強力入主雷士照明董事會,擴大該公司于LED照明通路市場布局,兩家業者日前也公告合資成立封裝廠再加深市場競爭力。

除兩岸LED產業大者恒大趨勢明顯外,LED廠于市場擴大布局時,也早已短兵相接,三安光電及晶電本來就視雙方為市場頭號對手,經過三安光電聯盟璨圓后,兩大陣營總機臺數快速拉近,總產能表現上相互追逐;而億光今年初開始高調布局中國通路市場也引來關注,市場傳出雷士照明封殺億光消息,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也于日前表態將迎戰對手,兩岸LED大廠競爭也因此更加白熱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