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3D打印難繪制造業顛覆圖景:目前無一盈利

時間:2013-08-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火熱的3D打印概念之下,市場層面泡沫橫飛:生產與應用“兩張皮”,機器生產者不懂市場,市場需求者找不到機器;行業“未熟先爛”,即山寨產品充斥市場,現在國內3D打印技術基本抄襲國外。

山寨產品充斥國內3D打印市場

8月15日,2013屆廣州(國際)信息產業周開幕,來自廣州本土的3D打印技術在展會上亮相,由廣州網能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推出的立體易照相館和3D打印機首次亮相,引來許多觀眾圍觀。同一展區的3D打印設備商,深圳維示泰克技術有限公司,在現場演示一臺打印機,也引來觀眾好奇參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解到,目前火熱的3D打印市場,多數從業者還摸不著北。由于山寨產品大量進入,這個行業已到“未熟先亂”的狀態。

今年3月底舉行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百余人的3D打印論壇分會場,只有少數幾位投資界的老總能對3D打印產業略談一二。對此,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國內正牌的3D打印從業者并不多,大量山寨企業并不敢在公眾場合露面。

中國3D產業聯盟、秘書長唐斌認為,3D打印還有一個探索過程,學界將它捧得太高了,明顯有學術浮躁的成份,“我們不應該炒作”。

廣州網能公司總經理鄧以翔告訴記者,山寨產品充斥市場,是當前行業的困境。其透露,“做機器的都在做機器,做市場的做市場,結果把機器做出來了,發現沒市場,或者市場做出來了,沒機器。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鄧以翔認為,中國的3D產業缺乏定位,很多企業的市場定位不是很清晰。而國內多數3D打印設備生產者基本都是解構國外的產品,通過“克隆”方式生產機器,如果抄得太低級,只能便宜賣,賺的錢還不夠成本。如果抄得太高級,就會曲高和寡。現在很多做3D打印機的連生存都成問題。“3D打印行業雖然火了,遍地開花,但是將它的應用市場結合搞好,更加重要。”

“3D打印機說穿原理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們吹得太神奇,業界報價上千萬的也有。”中瑞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瑞科技)國內銷售部經理曹合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SLA產品價位50萬~100多萬,量產的成本可以低一點,但國內目前報價普遍偏高。50萬元的國產機,對比其他的機器算是最便宜的。

行業現泡沫100%的企業虧本

今年5月,中國3D打印產業聯盟在北京開了一個小型論壇,設置了展會,一些參展商展出的機器,價格最低才3000多元。在市面上,有的6000元的機器能打印35CM規格物件。

而前不久,京東商城推出的一款正牌的3D打印機,價格高達14000余元。廣州網能的一臺設備價格2萬多元;北京太爾時代,其設備能打印15CM的物品,價格約1萬元。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價格差距?

“很多從業者就是趁行業熱門的機會賺點快錢,將機器放在臺面上一看就知道,這些產品價格很低。但如何使用,怎樣維護,他們只能提供一個技術交流網站,使用者須DIY,才能進行維護。”鄧以翔表示。

即便是走在市場前列的企業,也存在著沒有穩定、持續的客戶來源的困境。廣州網能自推出產品至今,才售出數臺機器。據了解,像廣州網能這樣擁有部分自主知識產權的廠商,在廣州市業內所知的僅3家。

多數企業發現,設備設計出來后銷售給誰、如何應用,這些都是問題。

3D打印設備應該如何使用,如何調試,這些服務是欠缺的。記者曾電話咨詢北京一廠商,問其供應的某款產品能不能維修,卻發現連一些簡單的技術問題對方也不能解決。

為什么很多廠商不提供3D打印機的維護服務?鄧以翔介紹,許多設備供應商屬于技術外行,根本不會修。比如,有的是國外廠商的代理,也是技術外行。至于山寨廠商,則更多只提供產品,不提供售后服務。因此降價銷售成為業內通行做法。

唐斌透露,很多廠商進入市場,100%的企業都在虧本,核心問題在于,他們并沒有清楚哪些方案能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如何創造價值,關鍵的是市場在哪里。

顛覆制造業成偽命題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駐廣州辦事處主任吳孟倫表示,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不是設備革命,而是解放大腦的創造力。以前有一個好的主意,無法做出來,有了3D打印機,則可以將這種想得到的東西,打印出來。比如做了一個新臺燈,光畫圖往往得不到重視,但如果直接拿來一個樣品,人家就可以看見東西,就直接問價錢了。

“3D打印解放的是創造力。我們做工業設計,做得這么好,以前只能給一個效果圖,就算是手工做出來的版,樣子也很丑。現在不同了,我們能給出樣品。”鄧以翔表示。

唐斌認為,3D打印是快速成型的技術,它的核心價值在于制造業從創意到成型的設計環節,可以大大縮短流程。因此,從這種意義上就是一種顛覆。

不過,唐斌表示:“我們的產業環境并沒有就緒。從產業環境來講,3D打印現在根本不具備顛覆制造業的基礎。但長遠看,3D打印產業是信息消費的載體,在工業應用領域,未來可以出現突破性的改變。”

10萬元資本玩轉3D打印?

“你這邊能幫我打印一個身份證嗎?”顧客問。

“不能打印,我們只做3D打印。”老板回答。

“你是3D打印啊,怎么打不出來?不都是搞打印的嗎!”顧客說。

8月13日,在貴陽市云巖區貴烏北路,一家名為貴陽斯雅圖文設計中心的3D打印創業公司,進來一名顧客,向老板詢問3D打印的業務。

面對這樣的問題,從事3D打印才3個月的周然哭笑不得,類似的顧客已不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認為這家圖文設計中心的公司是做“文印店”的。

“這恰恰說明,3D打印行業須要加強推廣。自從我們開了3D打印體驗館后,不光有人拿著身份證過來要我打印,還有客戶說想打印一個兔子,作為結婚紀念。”周然講述著自己開店后遇到的各種奇怪的需求,充滿了喜感。

有著上述誤區的不僅是顧客。周然與合伙人去貴陽市工商局注冊公司的時候,原來取名為“支點3D打印”,但工商局的人聲稱3D打印不是行業類別,不準予注冊。只好改名為目前的商號,這也給他們帶來了業務推廣上的麻煩。

顯然,周然認為自己加入了一個民眾認知度遠不成熟的行業,而這個行業的市場則更加不成熟。對于周然來說,目前3個合伙人投資10萬元成立的公司,3個月來才有1萬多元營業收入。盡管耗材成本不及3000元,但這筆收入顯然遠不能彌補3個人的工資支出。

周然認為:“如果3D打印機都很便宜的話,對行業的普及有促進作用。有山寨就能激活一個市場。”

2012年10月,國內3D打印行業開始進入資本視線,一些上市公司的3D打印概念股經過一波炒作后,股價明顯提升。原本在證券公司工作的周然,發現3D打印概念股業績表現十分可觀,便開始研究3D打印行業應用與市場。將其起源與發展狀況摸清后,周然決定加入到3D打印創業大軍。

目前,對于沒有產品和技術實力的創業者來說,進入3D打印行業門檻最低的路徑便是代理。周然聯系到了北京太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其產品。針對國外產品相對容易銷售的情況,周然曾經嘗試聯系美國的MAKERBOT,但拿不到中國區的代理資格,便直接從美國進貨,請外貿公司完成進出口。

周然與朋友談到這一項目,很快達成共識,便籌備成立公司。不久,又通過3D打印社交網絡認識了一位90后大學畢業生,因為其擅長3D建模,便“拉”他入伙。

周然發現,加強售后維修的技術能力,也是在行業確立地位的一種辦法。他講道,“例如,有一個重慶客戶,自己買了配件,組裝了一臺設備,但是裝配得不是特別緊密,導致無法使用。于是找我們來維修,他們在重慶是實在找不到維修3D打印設備的人。雖然我們不能幫他修好,但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