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光伏電池企業進行生存考驗

時間:2013-08-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臺灣的產能在全球僅次于中國大陸,其排名第二的新日光能科技公司和排名第五的旺能光電公司預定在5月份完成合并程序。合并后的產能將達到每年190萬千瓦,躍居臺灣第一,并形成可以追求規模效應的生產體制。

為推動業績增長,全球各光伏電池廠商開始推出新的戰略。中國廠商以需求有望擴大的亞洲為中心,開始開拓“非歐美市場”。日本和美國廠商開始涉足附加值較高的太陽能發電業務。除供應過剩外,該領域最大市場歐洲的政府補貼力度減小,導致業績下滑,使得光伏電池行業的市場競爭進入了需要發揮本公司優勢的新階段。

中國的英利綠色能源公司將今年的供貨目標定為320萬~330萬千瓦,比2012年業績增長4成。該公司董事長苗連生預測除中國和日本外,南美和非洲等新市場也開始啟動,決定在亞洲及新興經濟體展開攻勢。

在上海晶澳太陽能公司的供貨量中,面向非歐美地區的比例從2011年的24%上升到了2012年的51%。該公司首席運營官(COO)謝健認為,面向日本、泰國及中東等新市場的比例今年還會提高,并表示將考慮著手在東南亞進行當地生產。

臺灣的產能在全球僅次于中國大陸,其排名第二的新日光能科技公司和排名第五的旺能光電公司預定在5月份完成合并程序。合并后的產能將達到每年190萬千瓦,躍居臺灣第一,并形成可以追求規模效應的生產體制。

與此同時,價格競爭力略遜于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的日美廠商開始加快進軍光伏電站的設計與建設等高附加值領域。以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為例,包括發電站建設在內,系統業務2012年的銷售額達到30億美元,為上年的2.5倍。該項業務所占比重在2010年為2成多,但近期達到了9成。日本廠商也出現同樣情況,夏普正大力開展發電站建設及維護管理業務。京瓷則通過百萬瓦級(大型光伏電站)來強化發電業務。

由于產能急劇擴張,光伏電池業面臨著殘酷的價格競爭,一直在進行消耗戰。要想實現市場正?;?,就必要削減產能,但及早消除供需缺口還沒有眉目。伴隨著設備的集中,業界重組將成為生存下去的關鍵。

美國調查公司NPDSolarbuzz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光伏電池的總需求比上一年增加7%,達到3100萬千瓦。相比之下,業界預計的產能為7000萬千瓦,兩者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其他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將光伏電池排在一起制成的太陽能發電板的生產成本,在2012年之前的2年間下降了4成,3年內下降了5成。

除這種結構性因素外,光伏電池還遇到了最大市場歐洲國家削減購置補貼的不利影響,使得歐美地區開始按市場原則優勝劣汰,德國Q-Cells公司及美國Solyndra公司破產,德國博世公司(BOSCH)退出這一市場。包括知名企業在內,中國有數百家光伏電池企業在相互混戰,今年3月,業界最大的尚德電力實際上已經到了被迫申請破產保護的境地。中國是否會掀起一股重組熱潮,正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